[发明专利]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水轮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12832.1 | 申请日: | 2009-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2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为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为仪 |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F03B3/12;F03B3/00 |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钟毅虹 |
| 地址: | 3625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资源 循环 利用 水轮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力发电装置,尤其指一种可循环利用水资源的水力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山区溪坝、山间水库,人们往往是利用该天然地理存在的一定流量和落差产生的水势能,通过水力发电装置将水能转化成电能来满足生活、生产所需。但由于目前全球气候的恶化,在季节交替变换时,常因水资源不足,以致无法得到足够的水流来驱动水力装置,使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面临困境。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水轮机。该水轮机可在水资源溃乏的境况下,依然可间歇不停的发电。极大的满足人们生活、生产的需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水轮机,其包括一与发电机相接的动力轮,该动力轮为沿其外圆周面设置有多个水槽的转轮;还包括一与动力轮同轴转动的变速机组,该变速机组连接有一带水斗的传动装置,该带水斗的传动装置的传动末端延伸至坝顶。
所述动力轮的水槽浸没入坝底的多余溢坝水中。
所述带水斗的传动装置为一转轮,该转轮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多个水斗。
所述带水斗的传动装置为一环形传输带,该环形传输带的带面上设置有多个水斗。
所述的变速机组为一组变速链轮或变速齿轮。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发明摒弃了现有技术中仅能利用天然地理条件及自然气候来发电的发电装置结构。本发明通过一组或多组其传动末端延伸至坝顶的带水斗的传动装置实现将多余溢坝水源源不断的输送回坝上,使坝上仍有足够的水量流下而驱动动力轮发电。另,浸没入坝底的多余溢坝水中的动力轮水槽,在多余溢坝水流速的推动下,也起到了驱动动力轮发电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说明本发明。
如图1、2所示的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水轮机,其包括一与发电机相接的动力轮1,该动力轮1为沿其外圆周面设置有多个水槽12的转轮,所述的水槽12浸没入坝底的多余溢坝水中,其可在多余溢坝水流速的推动下,起到驱动动力轮1发电的效果。本发明水轮机还包括一与动力轮1同轴转动的变速机组,该变速机组连接有一带水斗的传动装置。如图1所示,该变速机组机可为一组变速链轮2;或,如图2所示,该变速机组机为一变速齿轮5,其用于调节动力轮1与带水斗的传动装置3、6的速比,使带水斗的传动装置平稳运转,不致使水斗31、61在运输过程中倾倒。根据水坝地理位置的不同,如图1所示,可将带水斗的传动装置设置为一转轮3,该转轮3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多个水斗31;或,如图2所示,将带水斗的传动装置设置为一环形传输带6,该环形传输带的带面上设置有多个水斗61。上述两种实施方式的带水斗的传动装置,其传动末端均延伸至坝顶。如此一来,其可将坝底多余的溢坝水源源不断的输送回坝上,使坝上仍有足够的水量流下而驱动动力轮发电。
本发明可根据山区溪坝、山间水库的具体天然地理条件,将动力轮、变速机组或带水斗的传动装置设置成一组或多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为仪,未经陈为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28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