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光伏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12752.6 申请日: 2009-11-09
公开(公告)号: CN101699748A 公开(公告)日: 2010-04-28
发明(设计)人: 刘文祥 申请(专利权)人: 刘文祥
主分类号: H02N6/00 分类号: H02N6/00;G02B7/02;G02B7/182;G02B6/02;H01L51/46;H01L51/42;H01L51/44;H01L31/04;H01L31/0216;H01L31/023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51100 福建省莆田市涵***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纳米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再生能源技术、电学技术、纳米技术、光学技术和半导体物理技术等。

背景技术 以几何光学或波动光学为依据,是设计、分析光学系统和光电池特征的基础。

斯奈尔(W.Snell,1591-1626)定律:入射线、折射线和分界面的法线都位于同一个平面,界面两侧的物质a和物质b的入射角Φa和Φb的正弦之比是一个常数。该定律就是折射定律。

SinΦa/SinΦb=常数                                  (1)

如果物质b为真空,则斯奈尔定律中的常数,称为物质a的折射率,用na表示。

斯奈尔定律还可以为:

naSinΦa=nbSinΦb                                   (2)

现有的透镜或者反射镜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径。光在不同的材料中传播时,其传播速度是不同的。若某种媒质材料的折射率为n,C是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则光在该介质内的传播速度为V=C/n。玻璃的折射率n在1.46到1.96之间。

当光线通过任何光学媒质(除了真空外)时,光的能量部分被媒质吸收,而光的强度相应衰减。朗伯(Lambert)定律:当光通过厚度为dx的物质时,光强度I的减少量dI与初强度I和厚度dx成正比。即

dI=-αIdx                                           (3)

光线在通过光学媒质时,还因为散射而衰减。可见光的散射与光的波长有关,一般随波长的减小而增加。可见光的波长在400nm-700nm(纳米)之间。

当光线从光密媒质射到光疏媒质时,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全部被反射回光密媒质中,这种现象称为全反射(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TIR)。

当na>nb时,对于两种给定物质的临界角Φo为

SinΦo=nb/na                                        (4)

玻璃折射率的数值一般为1.5,则玻璃-空气界面的临界角为

SinΦo=1/1.5=0.67,                                (5)

Φo=42°

全反射棱镜优点是:第一,入射光是在棱镜内全部反射的;第二,反射光不受棱镜表面沾污的影响。其缺点是:当光线进入棱镜和从棱镜出来时,一部分光线由于在棱镜表面上的反射而损失;但棱镜表面涂上一层“无反射”薄膜可以大大减少这种损失。

光纤(Optical Fiber)是光导纤维的简称。头发丝般粗细的光纤,是用玻璃或透明塑料作为芯线,裹以折射率比芯线折射率小的包层。

如果一束光线进入一根光纤的一端之内时被全反射;只要光纤的曲率不太大,光线可以传输到光纤的另一端。即光线在光纤内传输具有可弯曲的优点。

光纤线路不怕雷击,不易受潮,耐高温,抗腐蚀,工作稳定。其重量很轻,体积很小,节省大量材料。

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平行光束通过透镜之后,汇聚于焦点F处(图1)成为一个亮点;平行光斜入射(图1)透镜,经透镜折射之后汇聚于焦平面上G点。

凹面镜旋转抛物面可将平行光束反射,光线经镜面反射后汇聚形成一个炽热的光团。

单元素半导体材料是硅(Si)和鍺(Ge),二元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是磷化镓(GaP)和砷化镓(GaAs)等。三元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是磷化砷镓(GaAs1-XP)和砷化镓铝(AlGa11As)等。

完全纯净的、结构完整、不含任何杂质和缺陷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用ni表示本征载流子浓度。

每立方厘米半导体中的导帯电子数,称为导帯电子浓度,用n表示,单位为/cm3

每立方厘米半导体中的价帯空穴数,称为价帯空穴浓度,用p表示,单位为/cm3

半导体载流子浓度是随温度而改变的。当温度升高,热激发作用增强,使电子与空穴的产生率超过复合率;但电子和空穴的浓度增加到一定数值,它们的产生率与复合率又正好抵消,达到新的平衡。

半导体两种载流子的浓度乘积等于它的本征载流子浓度的平方。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文祥,未经刘文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27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