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葡萄糖酸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12039.1 | 申请日: | 2009-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1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野;谭雪松;张庆红;邓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C59/105 | 分类号: | C07C59/105;C07C51/23;B01J23/52;B01J35/02;B01J37/18 |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应森 |
| 地址: | 361005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葡萄糖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葡萄糖酸,尤其是涉及一种以纤维二糖为原料,然后结合在中性水介质 中,在粉末状金属金负载型固体催化剂存在下,纤维二糖和氧气催化氧化直接制备葡萄糖酸 的方法。
背景技术
葡萄糖酸是化工、医药、食品等产品的重要中间体,可被用来生产葡萄糖酸的衍生物, 也可直接作为一种产品,用在乳品工业上防止乳石沉淀,用在食品配方中作为酸味剂,也用 来配制家用或工厂用清洗剂、织物加工和金属加工的助剂、皮革矾鞣剂、去藻剂、金属除锈 剂、建筑工业上混凝土的塑化剂、生物降解的螯合剂、二次采油的防沉淀剂等。美国、日本 等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大批量生产,目前世界葡萄糖酸盐的产量约4万吨,而我国总产 量仅千余吨,因此葡萄糖酸的研究及生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国内外生产葡萄糖酸的主要方法有:
生物发酵法:该法是利用微生物的氧化作用将葡萄糖合成葡萄糖酸,可以分为真菌发酵、 细菌发酵、霉菌发酵、固定化细胞和固定化酶发酵法。生物发酵法需要培养菌种、筛选菌种、 灭菌等诸多过程,且对温度要求较为严格,副产物多,周期较长,且生产的葡萄糖酸过程中 因加入菌体等物质,影响葡萄糖酸的产品纯度,因而其发展急需解决很多技术问题。
均相化学氧化法:均相化学氧化法有两种:一是通过调整反应条件为强碱性条件下,达 到限制氧化剂(如次氯酸钠、过氧化氢等)的氧化能力,从而把葡萄糖的醛基氧化成羧基;二 是Ashida等提出的当加入氢离子接受体时,葡萄糖向葡萄糖酸的Cannizarro机理转化。均相化 学氧化法需要严格控制催化剂的有效成份在反应液中的浓度,对温度、溶液pH值有依赖性, 中间步骤多,副产物多,产物难于分离,且作为催化剂的盐难以再生,产率较低,反应时间 较长,对环境有较大污染。
电解氧化法:此法是在电解槽中加入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再加入适宜的电解质,在 一定的温度、电压和恒定的电流密度下将葡萄糖电解氧化成葡萄糖酸。电化学氧化法虽然克 服了生物发酵法和均相化学氧化法的副产物多、过程多等缺点,但在工业生产中能耗大,条 件不易控制。
多相催化氧化法:多相催化氧化法制葡萄糖酸是在液相葡萄糖溶液中,加入负载金属的 固相催化剂,然后通入O2作为氧化剂,从而把葡萄糖氧化,得到葡萄糖酸。多相催化氧化法 所使用的催化剂一般是铂系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参见美国专利US4843173,US5132452),例 如,Pt/C、Pd/C、Pt-Bi/C等,只需一步反应就可以合成葡萄糖酸,并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 率高、副产物少和产品易分离等特点,但反应溶液需要保持在碱性,影响产品提纯,且催化 剂在使用过程中活性组份易流失,其失效催化剂中的贵金属也难于回收。
纤维二糖是由两个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是自然界最为丰富生物质——纤 维素的最小结构单元。目前,以纤维二糖为原料直接催化氧化制葡萄糖酸的报道很少(参见 文献: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 70(2007)644-652),所用催化剂需要在碱性条件下 使用,且效率较低、反应时间长。同时纤维二糖直接催化氧化制葡萄糖酸方法的建立,也能 为纤维素的直接催化氧化提供了基础。故有必要深入研究纤维二糖制备葡萄糖酸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纤维二糖为原料的葡萄糖酸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利用Au/CNT催化剂,一步法液相催化氧化纤维二糖制备葡萄糖酸,在中性条件下, 葡萄糖酸的收率可达80%。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载体的预处理:将多壁碳纳米管加入硝酸溶液中,形成一粘稠混合液,将黏稠混合液 置于油浴中,搅拌反应后,静置冷却,倾出上层清液后,抽率,以水洗涤至溶液pH值为6~7, 干燥,研磨成粉末状,备用;
2)催化剂的制备:催化剂采用湿法浸渍法制备,将金属金负载于硝酸处理后的多壁碳纳 米管载体上,催化剂的化学组成为mAu/CNT,m为金属金在催化剂中的质量百分数,m为 0.2%~5%,CNT为鱼骨型多壁碳纳米管;
3)催化反应:将催化剂、纤维二糖和水放入内胆中,再将内胆放入高压反应釜中反应, 以氧气排尽釜内空气,重复至少1次后,再充入氧气,搅拌,反应后得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20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苯甲酸甲酯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湖泊底泥的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