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钇处理合成铁液制取蠕墨铸铁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11738.4 | 申请日: | 2009-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0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江;林小瑛;卢月美;廖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1C1/08 | 分类号: | C21C1/08;B22D1/00;F16D65/1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0002***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合成 制取 铸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蠕墨铸铁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用钇处理合成铁液制取蠕墨铸铁。
背景技术
蠕墨铸铁作为一种新型铸铁材料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蠕墨铸铁兼有球墨铸铁和灰铸铁的性能,因此,它具有独特的用途,在钢锭模、汽车发动机、排气管、玻璃模具、柴油机缸盖、制动零件等方面的应用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传统工艺工艺是用铸造生铁废钢作为原材料来配制原铁液,由于原铁液成分的问题,常常会造成后续工艺出现问题,如蠕化不成以及影响蠕墨铸铁产品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钇处理合成铁液制取蠕墨铸铁,采用废钢和增碳剂替代原来的铸造生铁废钢作为原材料,制备的蠕墨铸铁具有优异的性能,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稳定性,节省生产成本,社会效益显著。
本发明的用钇处理合成铁液制取蠕墨铸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废钢和增碳剂配制合成铁液作为铸造的原铁液,经过熔炼、蠕化处理、孕育处理和浇注后制备成蠕墨铸铁。
本发明制备的蠕墨铸铁用于制备刹车鼓。
本发明的显著有点是:
1)本发明采用废钢配制合成铁液,可节省生产成本,增加企业效益。
2)本发明改善了产品材质,制备的铸态蠕墨铸铁性能优异,拉伸强度和伸长率同时达到相应指标,使用寿命和安全稳定性提高,社会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铁液原料:废钢和增碳剂的用量比为:石墨增碳剂的加入量(WB%)为废钢加入量的3.4%-4.3%,所述合成铁液的化学成分为,WB%:C3.0-4.0;Si1.6-2.2;Mn0.6-1.0;P<0.07;S0.01-0.03。
制备过程为:
(1)熔炼:按照所述配熔炼比,将废钢和增碳剂熔炼配置成合成铁液;
(2)蠕化处理:用占合成铁液重量的0.9%-1.5%的钇基重稀土硅铁合金进行蠕化处理,铁液温度1450-1520℃;钇基重稀土硅铁合金的化学成分为WB%:REO 20-40;Y2O3/REO45-60;Si 40-48;Ca 5-8;Fe14-22;Ti≤0.2。
(3)孕育处理:加入占合成铁液重量的0.7%含钡硅铁合金,其中0.4%作为覆盖剂,0.3%作为孕育剂,对蠕化处理后的铁液进行孕育处理;孕育处理后的铁液化学成分,WB%:C3.0-4.0;Si2.6-3.0;Mn0.6-1.0;P<0.07;S0.01-0.03;Mg0.010-0.015;RE0.040-0.050;Y0.018-0.025。
(4)浇注:孕育处理完成后的铁液经过浇注制备成蠕墨铸铁件,浇注温度1320℃-1360℃,浇注时间不超过15分钟。
本发明制备的铸态蠕墨铸铁的基体组织为珠光体+铁素体,力学性能为:拉伸强度≥380MPa;伸长率≥4%;布氏硬度HBS170-249。化学成分(WB%)为:C3.0-4.0;Si2.6-3.0;Mn0.6-1.0;P<0.07;S0.01-0.03;Mg0.010-0.015;RE0.040-0.050;Y0.018-0.025。
本发明制备的蠕墨铸铁用于制备刹车鼓,还可以用作泵体、进(排)气管、机床床身、变速箱体、玻璃模具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17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