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溶剂法生物制备竹原纤维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11588.7 申请日: 2009-04-28
公开(公告)号: CN101538743A 公开(公告)日: 2009-09-23
发明(设计)人: 张新聪;黄新亮;金标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海博斯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D01B1/10 分类号: D01B1/10;D01C1/02;B27L11/08
代理公司: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蔡学俊
地址: 353000福建省***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溶剂 生物 制备 纤维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用新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溶剂法生物制备竹原纤维。

背景技术

竹原纤维的制备在以往公开的专利中尚有报道,而传统的方法是采用烧碱进行蒸煮的过程去除竹材的木质素与半纤维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制得了纤维,但和造纸制浆一样产生了大量的黑液,因黑液难于治理,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本发明采用溶剂法生物制备竹原纤维,可以循环使用,从用过的溶剂中提取木质素与半纤维素,减少了环保上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尚未有关于用溶剂法生物制备竹原纤维的工艺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提供一种用溶剂法制备竹原纤维的工艺,采用的溶剂的沸点高,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循环利用,整个工艺过程不产生黑液,不对环境构成严重污染,属于清洁生工艺方法,得到天然竹原纤维,具有吸湿快干,凉爽舒适和抗菌除臭等显著有点,成本低廉,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

本发明的溶剂法生物制备竹原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制备过程为:

(1)竹子制备成竹丝;

(2)将竹丝经溶剂的浸泡、加热去除纤维素表面的木质素、半纤维素及其它杂质;制备成竹粗纤维

(3)对竹粗纤维进行敲打同时用水冲洗,离心机甩干;

(4)漂白清洗处理;

(5)对竹纤维进行柔软处理;

(6)将竹纤维软压;

(7)堆仓发酵养生,开松梳理后即可获得具有可纺性的竹原纤维。

本发明的显著有点是:本发明采用的溶剂沸点高,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循环利用,整个工艺过程不产生黑液,不对环境构成严重污染,属于清洁生产工艺。制得竹原纤维保留了其物理特性,表面仍有无数微细凹槽、内有空腔、边缘有裂纹、犹如毛细管、可以在舜间吸收和蒸发水份、吸湿、导湿和透气性能居各纤维之首、具有良好的除臭作用、抗紫外线功能。能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大肠杆菌等,抗菌率高。此外竹原纤维强度较高、弹性好、其织物具有很好的耐磨性、悬垂性和透气性,以及优良的染色性能,竹原纤维通过纯纺或混纺后可用于生产内衣裤、睡衣、T恤衫、汗衫、运动衫裤、袜子、婴幼儿服装等。机织面料生产夹克衫、休闲服、西装套服、衬衫、连衣裙、床上用品和毛巾、浴巾等。此外竹原纤维还可用于生产脚垫、凉席、沙发布、地毯、纱布、口罩等新材料产品,新工艺可利用毛竹或绿竹及石竹等竹种,高沸醇溶剂可回收循环使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方法的制备过程为:

(1)竹子制备成竹丝;将新采伐竹子除去竹材表面的竹青后以1吨放在浸泡池中加水5吨常温浸泡一月时间后,将竹材去除竹节沿着纤维方向劈成10~20mm宽的竹片风干,把竹片放入带压力可加热的容器中进行加温加压蒸煮处理,蒸煮处理后的竹片通过锤打或多段辗压成竹丝,其中加温加压蒸煮处理的温度为190℃左右,时间为6~8小时;采用的蒸煮介质为水或有机溶剂;蒸煮处理处理时采用的蒸煮介质为水或有机溶剂;所述的有机溶剂是为重量浓度80%的1、4-丁二醇溶液,所述有机溶剂与竹片的用量按重量比1∶4.5-5。

(2)将竹丝经溶剂的浸泡、加热去除纤维素表面的木质素、半纤维素及其它杂质;制备成竹粗纤维:溶剂为重量浓度65%的1、4-丁二醇溶液,所述有机溶剂的浸泡时间12小时,浸泡温度为85℃,所述有机溶剂与竹丝的用量按重量比为1∶4.5-5。

(3)对竹粗纤维进行敲打同时用水冲洗,离心机甩干;

(4)漂白清洗处理:漂液采用含有重量浓度6%的H2O2,重量浓度0.3%DTPA,重量浓度1~2%Na2SiO3,重量浓度3~4%NaOH的水溶液,漂白温度为100~110℃,时间为1.5~2小时。

(5)对竹纤维进行柔软处理:采用重量浓度5%的平滑硅油的水溶液加温至50℃保温40分钟时间。

(6)将竹纤维软压:物理软化,采用软麻机喷乳化油进行软压。

(7)堆仓发酵养生,堆仓发酵的房间内温度控制在20℃以上,相对湿度控制在50%~70%之间,堆仓时间:春夏季节控制在5~6天,秋冬季节控制在10天左右,开松梳理后即可获得具有可纺性的竹原纤维。

以下是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制于此。

实施例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海博斯化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海博斯化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15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