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液晶面板的背光控制方法及相关液晶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11067.1 | 申请日: | 200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6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苏智平;蔡继中;刘家麟;莫启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G09G3/34;G09G5/1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15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液晶面板 背光 控制 方法 相关 液晶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指一种用于一液晶面板的背光控制方法,尤指一种用来改善区域背光所造成的相邻区域互相混光的背光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上,液晶面板的背光模块是以冷阴极萤光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作为光源,而随着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不断提升且成本日益降低,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有逐渐取代冷阴极萤光灯管来作为背光模块光源的趋势。
此外,由于发光二极管具有反应快速的特性,因此,现今背光模块更可藉由分区控制的方式,亦即区域背光,将液晶面板划分成复数个背光区域,使各区域的背光亮度随着液晶面板的画面变化而有所变动,而达到节省功率消耗,并提高对比度的效果。
一般来说,每一背光区域的背光亮度是由该区域中所有画素(Pixel)的灰阶平均值决定。请参考第1图,第1图为采用区域背光的一习知液晶面板10的示意图。其中,背光区域和画素分别以粗黑线和虚线表示。如第1图所示,液晶面板10被划分成M×N个背光区域,而每一背光区域是由复数个画素组成。以一背光区域BL1为例,将背光区域中所有画素的灰阶值相加并除以画素总数之后,所得数值将可决定其对应的背光亮度,而其它背光区域亦以此类推,于此不多加赘述。
然而,由于发光二极管的光线并不完全准直,亦即具有一发散角(Lambertian Angle),因此当相邻两背光区域的背光亮度相差过大时,原本要显示黑影像的区域,会因相邻区域背光发光的原因,导致其边缘会有光晕的现象产生,如第2图所示。
简而言之,当相邻背光区域间的灰阶值差异过大时,习知用来决定背光亮度的方法会使显示影像的边缘产生光晕现象,而影响画面品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液晶面板的背光控制方法及相关液晶显示器,其有效改善了当液晶面板相邻背光区域间的灰阶值差异过大时,显示影像边缘所产生的光晕现象,从而改善画面品质。
本发明是揭露一种用于一液晶面板的背光控制方法,其包含有将该液晶面板分成复数个背光区域,以分区控制该些背光区域的每一背光区域的背光亮度,该些背光区域的每一背光区域包含有复数个画素;设定该些背光区域的每一背光区域的一扩大计算区域及一加权计算区域,该扩大计算区域是由每一背光区域向外扩大形成,而该加权计算区域则集中于每一背光区域的中央,其范围不大于该扩大计算区域;以及根据该扩大计算区域及该加权计算区域中所有画素所计算出的一灰阶加权平均值,决定每一背光区域的背光亮度。
本发明另揭露一种可改善画面品质的液晶显示器,其包含有一液晶面板、一背光模块、一缓冲存储器及一背光控制单元。该背光模块设于该液晶面板上,用来将该液晶面板分成复数个背光区域,以分别提供该些背光区域的每一背光区域的背光光源。其中,该些背光区域的每一背光区域包含有复数个画素。该缓冲存储器电性连接于该液晶面板,用来暂存该些背光区域的每一背光区域中所有画素的灰阶值。该背光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于该背光模块及该缓冲存储器,用来设定该些背光区域的每一背光区域的一扩大计算区域及一加权计算区域,以根据该扩大计算区域及该加权计算区域中所有画素所计算出的一灰阶加权平均值,决定每一背光区域的背光亮度。其中,该扩大计算区域是由每一背光区域向外扩大形成,而该加权计算区域则集中于每一背光区域的中央,其范围不大于该扩大计算区域。
附图说明
第1图为采用区域背光的一习知液晶面板的示意图。
第2图说明了相邻背光区域因背光亮度差异过大所产生的光晕现象。
第3图为本发明用于液晶面板的一背光控制流程的示意图。
第4图为一液晶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第5a至5c图为本发明背光控制流程的实施例示意图。
第6图为本发明背光控制流程的实施例示意图。
第7图为本发明背光控制流程的实施例示意图。
第8图为本发明可改善画面品质的一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40、81 液晶面板
BL1 背光区域
30 背光控制流程
300~308 步骤
41、82 背光模块
42 光学薄膜
S1 间距
θ 发散角
L1 距离
80 液晶显示器
83 缓冲存储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10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平进料的生物质颗粒燃烧机
- 下一篇:工艺用热设备乏汽完全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