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钵体播种盘及钵体播种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0900.0 | 申请日: | 200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3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国梁 |
主分类号: | A01C7/20 | 分类号: | A01C7/20;A01C7/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潘国庆 |
地址: | 361004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播种 播种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向培育秧苗的钵体中精确点播种子的播种盘和采 用该播种盘的播种机。
背景技术
现代农作物和花卉的栽培过程中,为了便于幼苗的移栽和节约宝 贵的良种,人们普遍采用钵体育秧。特别是在杂交水稻的生产中,钵 体培育出的秧苗适合抛秧作业,可提高秧苗移栽的成活率并降低劳动 强度。近年来,人们发明了多种真空吸附式的播种设备。例如,中国 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 101116385A公开了浙江大学提出的专利 申请号为200710070632.5,名称为“气吸式水稻工厂化育秧盘播装置” 的技术方案,该装置包括真空播种吸头总成、吸头移动气动控制总成、 种盘、苗盘机架输送总成和控制器。真空播种吸头总成的播种吸头包 含吸头壳体和吸头底板;吸头壳体为喇叭形下端敞开的盒体,吸头壳 体下端设置开有多个小孔的吸头底板,吸头壳体一侧设有振动器,吸 头壳体上端设真空管接口与真空控制阀、负压风机通过真空管路串联。 吸头移动气动控制总成中平移气缸、平移轨道固定在机架上,平移气 缸与升降气缸相连,升降气缸与播种吸头相连。该装置在控制器的管 理下,由吸头移动气动控制总成带动真空播种吸头总成的播种吸头向 前移动到种盘的上方,再向下移动到种盘由负压风机产生的真空吸附 作用使播种吸头吸取种子;然后播种吸头向上抬起,再向后移动到苗 盘机架输送总成,切断负压风机的真空吸附并启动振动器,使种子自 然下落到苗盘中。播种吸头一次可以对整个苗盘按种子间距进行播种, 效率可明显得到提高。但是其播种吸头还存在有如下缺点:虽然对于 不同的播种间距,播种吸头可以更换使用不同的吸头底板,每个吸头 底板都是采用由小孔直接吸取种子的结构,不能保证各小孔吸取种子 的可靠性,容易造成漏播的现象。再者,该装置的控制结构复杂,成 本高,也不易在农村中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钵体播种盘,其播种效率高而且漏播率低。
进而,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钵体播种盘的钵 体播种机,其控制结构简单、易于在农村中推广使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钵体播种盘,壳体与底板拼合成一个腔体; 壳体上的真空管接口及底板上的多个小孔分别连通该腔体的内部空 间;其特征在于:壳体上设吹气管接口连通该腔体的内部空间;底板 的每个小孔中安装一个吸头,每个吸头至少设有一个连通该腔体的内 部空间且外端开有凹窝的吸孔。将该钵体播种盘移动到种盘中,由真 空管接口抽气产生的真空吸附作用使钵体播种盘的各个吸头吸取种子 并将各种子吸附在对应吸孔的凹窝处;然后将钵体播种盘移动到钵体 苗盘上方,由吹气管接口输送的风力使种子下落到钵体苗盘对应的钵 体中。该钵体播种盘不但可以一次对整个钵体苗盘所有钵体按钵体间 距进行播种,播种效率高,而且对于不同的钵体间距,该钵体播种盘 可以更换使用不同的底板,特别是该钵体播种盘每个吸头的吸孔外端 的凹窝容纳种子,使各吸孔能可靠地吸取种子而不会脱落,可避免漏 播的现象。
所述每个吸头至少设有两个吸孔,且各吸孔外端的凹窝之间设有 分隔种子的凸尖。对于杂交水稻的钵体育秧,要求每个钵体中播两粒 种子,而每粒杂交水稻种子呈长椭圆形,凸尖可将杂交水稻种子分开 并吸附在相应的凹窝内。
所述的壳体上设有振动器。在钵体播种盘吸取种子时,振动器产 生的振动可使种盘中的种子贴近吸头而被吸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国梁,未经张国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09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