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压差阀的墨盒的回收方法及回收后的墨盒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10404.5 | 申请日: | 200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7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陈保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金阳行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金辉 |
地址: | 51900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压差阀 墨盒 回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压差阀的墨盒的回收方法及回收后的墨盒。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一种分体式墨盒,其主要包括:储存墨水的储墨腔,供应 墨水至打印头的供墨口,引导外部大气进入墨盒内部的大气连通通道,位于大气 连通通道上且只允许空气通过的气液分离膜,引导储墨腔中的墨水至供墨口的液 体引导通道,位于液体引导通道中用于控制墨盒负压以稳定地向供墨口供应墨水 的压差阀。
此外,墨盒作为打印机的耗材,用完之后大部分被丢弃,但这些丢弃的墨盒 包括塑料、薄膜、芯片等组成部分,当中大部分都不能自然降解,这样不仅会造 成资源浪费,而且会给环境带来负担。随着喷墨打印机的普遍使用,墨盒的消耗 量也在逐渐地增加,如果不对空旧墨盒进行回收,则对环境的污染会越来越严重。 因此,为了对资源进行有效地重复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应对墨盒进行回收。
但是,在针对上述带有压差阀的墨盒进行回收时,常见的注墨方式是利用墨 盒原有的注墨孔向储墨腔注入墨水,这样的操作虽简单,但是有些墨盒在经过多 次回收后,气液分离膜处会有墨水产生,则使用重新灌墨的墨盒进行打印时,容 易出现打印断线或不出墨的现象,影响打印质量。
为解决上述问题,CN200780029872.9提出一种通过墨盒的供墨口进行注墨 的方法,其步骤为:拆卸供墨口中的阀机构,从供墨口中插入器具以强制地打开 压差阀,维持压差阀的强制开阀状态,且对储墨腔进行减压,再从供墨口经由液 体引导通道向储墨腔注入液体。采用该注墨方法,需要将供墨口的阀机构取出, 注墨后再重新安装,且由于阀机构是由阀芯、弹簧及密封圈组成,零件较多,重 复的取下及安装不仅会增加制造工序、降低制造效率,而且会存在安装精度不够 而导致漏墨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压差阀的墨盒的回收方法,以解决现有带有压差阀的 墨盒的回收方法繁琐,而且回收后的墨盒容易漏墨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压差阀的墨盒的回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去除气 液分离膜,密封贯穿孔,在墨盒上新开一与储墨腔连通的小孔;(2)通过所述小 孔注入适量墨水;(3)密封所述小孔,从供墨口回抽适量的墨水。
在所述步骤(1)之后,步骤(2)之前还对储墨腔进行减压操作。
所述对储墨腔进行减压操作是通过供墨口进行。
在所述步骤(3)完成后,还对芯片中存储的信息进行复位。
所述小孔位于连接所述储墨腔与所述贯穿孔的大气连通通道上远离所述供 墨口所在壁。
密封所述小孔的材料为导气膜或胶塞。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上述利用回收方法获得的墨盒,包括:容纳墨水的储墨腔; 将容纳在所述储墨腔中的墨水供应至墨盒外部的供墨口;设置在所述供墨口中的 阀机构;将所述储墨腔与外部大气连通的大气连通通道,位于大气连通通道内的 气液分离膜与贯穿孔;将所述储墨腔与所述供墨口连通的墨水流动通道;位于所 述墨水流动通道中的压差阀和用于存储与墨盒信息的芯片,其特征是,所述墨盒 上还设置有与储墨腔连通的小孔。
所述小孔位于连接所述储墨腔与所述贯穿孔的大气连通通道上远离所述供 墨口所在壁。
所述小孔上还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导气膜或胶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04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沙滩袜
- 下一篇:一种穴位眼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