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票卡发售模块的升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08906.4 | 申请日: | 200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9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元;胡剑锋;李龙;郭建华;罗剑河;刘忠华;夏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新现代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B5/00 | 分类号: | G07B5/00;G06K13/12;F16H25/20;H02K7/10;H02K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售 模块 升降 机构 | ||
1.一种票卡发售模块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0),安装板(10)的一侧设有导向机构(20)、执行机构(30)和驱动机构(40),其中导向机构(20)与执行机构(30)和驱动机构(40)相连;
所述的导向机构(20)由第一直线轴(201)、第一直线轴承(202)、第二直线轴(203)、第二直线轴承(204)、直线轴承座(205)、直线轴上支座(206)、直线轴下支座(207)、第一滚动轴承(208)和第二滚动轴承(209)构成,其中:
所述第一直线轴(201)与与其匹配的第一直线轴承(202)连接,第一直线轴(201)的一端与直线轴上支座(206)固接,所述的第一直线轴(201)的另一端与直线轴下支座(207)固接;
所述第二直线轴(203)与与其匹配的第二直线轴承(204)连接,第二直线轴(203)的一端与直线轴上支座(206)固接,所述的第二直线轴(203)的另一端与直线轴下支座(207)固接;
所述第一直线轴(201)与第二直线轴(203)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直线轴承(202)、第二直线轴承(204)穿过直线轴承座(205);
所述直线轴上支座(206)上设有第一滚动轴承(208);
所述直线轴下支座(207)上设有第二滚动轴承(209);所述的执行机构(30)由丝杆(301)及与其匹配的螺母(302)组成,螺母(302)固接于直线轴承座(205)上,其螺孔轴线与第一直线轴(201)、第二直线轴(203)平行,丝杆(301)平行于第一直线轴(201)、第二直线轴(203)并穿过螺母(302)并与之螺纹连接,所述丝杆(301)两端分别与第一滚动轴承(208)及第二滚 动轴承(209)相连接,
安装板(10)的另一侧设有票箱(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票卡发售模块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丝杆(301)为T形牙丝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票卡发售模块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母(302)为T形牙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票卡发售模块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40)由电机(401)、电机安装支架(402)、同步带轮(403)、同步带(404)、限位开关(405)和开关支架(406)构成,其中电机(401)固设于电机安装支架(402)上,同步带(404)绕挂于同步带轮(403)外侧,同步带轮(403)与电机(401)连接,限位开关(405)与电机(401)连接,开关支架(406)与直线轴承座(20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票卡发售模块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401)为直流减速电机或步进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票卡发售模块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票箱(50)垂直置于票箱上支座(501)与票箱下支座(502)之间,所述票箱(50)由第一把手(503)和第二把手(504)固定,票箱(50)的上端部设有出卡口,票箱(50)内设有票卡托架(505)由直线轴承座(205)伸出的端部承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票卡发售模块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把手(503)由手柄(5031)、把手轴(5032)、压簧(5033)、扭簧(5034)、固定座(5035)和角度控制垫片(5036)构成,其中把手轴(5032)的一端固定于固 定座(5035)上,所述把手轴(5032)上顺序套设有扭簧(5034)、角度控制垫片(5036)、压簧(5033),把手轴(5032)的另一端的端部设有手柄(503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票卡发售模块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把手(504)由手柄(5041)、把手轴(5042)、压簧(5043)、扭簧(5044)、固定座(5045)和角度控制垫片(5046)构成,其中把手轴(5042)的一端固定于固定座(5045)上,所述把手轴(5042)上顺序套设有扭簧(5044)、角度控制垫片(5046)、压簧(5043),把手轴(5042)的另一端的端部设有手柄(50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新现代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新现代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890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