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水雾UV光油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08627.8 | 申请日: | 2009-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5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尹麟;曹俊志;张建平;叶百稳;黎振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科彩印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D163/10 | 分类号: | C09D163/10;C09D7/12;C09D5/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睿智专利事务所 44209 | 代理人: | 罗兴元;郭文姬 |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雾 uv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添加至纸上的非纤维素材料,特别是涉及用于烟标印刷的防水雾UV光油。
背景技术 目前,烟标印刷几乎成为印刷业的最高水准。为使产品更具有竞争力,大部分印刷厂商在烟标印刷时应用了UV油墨及UV光油。而为防止烟标表面出现水雾导致烟标印刷质量问题,现有技术通常在烟标表面上UV光油完成第一次转印刷后,还需要第二次上机印制一遍水油,以保证烟标表面不出现水雾。在上述工艺过程中,二次过水油虽然有利于防止烟标表面水雾的发生,但此道工艺过程需要额外增加设备,同时,还要增加原、辅材料和人工、水电的投入,延长了生产工时,提高了生产成本,工艺相对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对现有技术做进一步的改进,提出一种防水雾UV光油,使用该防水雾UV光油,可以省去二次过水油的工艺也同样达到防止烟标表面产生水雾的效果。
本发明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防水雾UV光油,由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的下列组分组成:
光敏剂 4%~8%
蜡粉 0.8%~2.5%
树脂 30%~55%
感光性单体 30%~50%
助引发剂 8%~12%
助剂 0.5%~2%。
所述光敏剂为2-羟基-2-甲基-1-对羟乙基醚基苯基丙酮。
所述蜡粉为聚乙烯蜡粉。
所述蜡粉为粗蜡粉,其所占百分比为0.5%~1%;所述粗蜡粉的粉径平均为11μm。
所述蜡粉为细蜡粉,其所占百分比为0.8%~2%;所述细蜡粉的粉径平均为3~5μm。
所述蜡粉为粗蜡粉和细蜡粉的混合物,其中粗蜡粉所占百分比为0%~0.5%,细蜡粉所占百分比为0.8%~2%。
所述树脂为环氧丙烯酸酯树脂。
所述感光性单体为乙二醇二丙烯酸脂。
所述助引发剂为二乙胺。
所述助剂为聚醚改性聚硅氧烷。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简化工艺过程;现有技术烟标印刷防止产品表面不出现水雾需要两道工艺,第一道工艺使用UV光油进行印刷,第二道工艺在第一道工艺的基础上过水油。而本发明则对现有技术第一道工艺印刷的UV光油进行重新配制,添加防水雾的组分,烟标在使用重新配制后的UV光油印刷后即可实现产品防水雾的要求,省却第二道工艺过程;
2、降低生产成本;相比现有技术两道工艺过程,本发明仅仅对现有技术UV光油的组分进行了重新调整,省却了第二道过水油的工序,节约了原、辅材料和人工、水电的投入,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3、耐磨度高;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在UV光油中加入了聚乙烯蜡粉,使得印刷出来的烟标表面印刷效果更好、耐磨程度更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之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本发明各组分如下(按重量百分比计):
2-羟基-2-甲基-1-对羟乙基醚基苯基丙酮 6%
粗颗粒聚乙烯蜡粉 0.2%
细颗粒聚乙烯蜡粉 0.8%
环氧丙烯酸酯树脂 35.5%
乙二醇二丙烯酸脂 46%
二乙胺 10%
聚醚改性聚硅氧烷 1.5%。
实施例2:本发明各组分如下(按重量百分比计):
2-羟基-2-甲基-1-对羟乙基醚基苯基丙酮 6%
粗颗粒聚乙烯蜡粉 1%
环氧丙烯酸酯树脂 35.5%
乙二醇二丙烯酸脂 46%
二乙胺 10%
聚醚改性聚硅氧烷 1.5%。
实施例3:本发明各组分如下(按重量百分比计):
2-羟基-2-甲基-1-对羟乙基醚基苯基丙酮 6%
细颗粒聚乙烯蜡粉 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科彩印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科彩印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86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