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壳地坑过滤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07530.5 | 申请日: | 2009-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9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臣刚;向文元;姚振农;高咏杨;刘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35/02 | 分类号: | B01D35/02;B01D29/50;B01D36/00;G21C15/00;G21C9/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郝传鑫;舒丽亚 |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过滤器 | ||
1.一种安全壳地坑过滤器,其包括多个过滤器模块,所述过滤器模块包括过滤筒以及基座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壳地坑过滤器还包括多个管道模块,所述管道模块两端开口,多个所述管道模块首尾相接构成管道部,所述管道部与所述安全壳地坑中的多个泵入口流体连通,并且其两端分别连接多个其基座部首尾相接的过滤器模块,使得位于管道部两端的所述多个过滤器模块的基座部形成的流体通路分别与所述管道模块构成的管道部流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壳地坑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壳地坑过滤器进一步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多个首尾相接的所述过滤器模块的基座部以及管道模块内,使得上述多个过滤器模块的基座部与管道部形成的流体通路分隔成第一流体通路和第二流体通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壳地坑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通路将所述管道部一端的所述多个首尾相接的所述过滤器模块的基座部、管道模块以及所述安全壳地坑内的多个泵入口中的一部分流体连通,而所述第二流体通路将所述管道部两端的所述多个首尾相接的所述过滤器模块的基座部、管道模块以及所述安全壳地坑内的多个泵入口中不与第一流体通路流体连通的所述泵入口流体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壳地坑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壳地坑中的多个泵入口包括两个安全注入系统泵入口以及两个安全壳喷淋系统泵入口,所述第一流体通路与一个安全注入系统泵入口以及一个安全壳喷淋系统泵入口流体连通,而所述第二流体通路与另一个安全注入系统泵入口以及另一个安全壳喷淋系统泵入口流体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壳地坑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壳地坑过滤器进一步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多个首尾相接的所述管道模块内,使得上述多个过滤器模块的基座部与管道部形成的流体通路分隔成第一流体通路和第二流体通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壳地坑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通路将所述管道部一端的所述多个首尾相接的所述过滤器模块的基座部、管道模块以及所述安全壳地坑内的多个泵入口中的一部分流体连通,而所述第二流体通路将所述管道部另一端的所述多个首尾相接的所述过滤器模块的基座部、管道模块以及所述安全壳地坑内的多个泵入口中不与第一流体通路流体连通的所述泵入口流体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壳地坑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壳地坑中的多个泵入口包括两个安全注入系统泵入口以及两个安全壳喷淋系统泵入口,所述第一流体通路与一个安全注入系统泵入口以及一个安全壳喷淋系统泵入口流体连通,而所述第二流体通路与另一个安全注入系统泵入口以及另一个安全壳喷淋系统泵入口流体连通。
8.如权利要求1、4或7所述的安全壳地坑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模块是两端开口的立方柱体,其厚度大于其高度,并且大于所述过滤器模块基座部的厚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全壳地坑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模块构成的管道部的截面面积从两侧到中部依次增大。
10.如权利要求1、4或7所述的安全壳地坑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模块是两端开口的圆柱体,其直径大于所述过滤器模块基座部的厚度。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安全壳地坑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模块构成的管道部的截面面积从两侧到中部依次增大。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壳地坑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在互相连接的所述过滤器模块之间、所述管道模块之间以及所述过滤器模块和管道模块之间设有密封结构。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壳地坑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模块包括至少两个过滤筒以及基座部,所述过滤筒包括内、外双层筒状过滤网,所述内、外层过滤网之间的顶部封闭,而所述内层过滤网的底部封闭,所述基座部为两端开口的柱体,所述至少两个过滤筒布置在所述基座部的至少一个侧面上,所述外层过滤网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基座部上,所述内、外层过滤网之间的环状空间与所述基座部内的空间流体连通,所述多个过滤器模块的基座部首尾相接连通至所述管道部,在所述过滤筒和所述基座部之间还设有过滤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753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