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相变储能材料微乳液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05864.9 | 申请日: | 2009-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8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 发明(设计)人: | 马素德;唐国翌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 主分类号: | C09K5/06 | 分类号: | C09K5/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汇力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锁林 |
| 地址: | 518055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变 材料 乳液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相变储能功能的微乳液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得的微乳液为水包油型(O/W)微乳液,油相为有机相变储能材料。
背景技术
相变储能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s,PCMS)是一种特殊的功能材料,它能在特定温度或温度范围(相变温度)下发生物质相态的变化,并且伴随着相变过程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相变潜热,所以可用来储热或蓄冷。相变储能与显热储能相比具有储能密度高、储能放能近似等温、过程易控制等特点,非常适于解决能量供给与需求失衡的难题。
常用PCMS的相变过程选用的是固液相变,材料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发生相变,放出(或吸收)热量,自身失去(或获得)流动性,由液态(或固态)变成固态(或液态)。而有些领域如空调动态蓄冷等场合,要求工作介质始终保持流动性,而单纯的相变储能材料在发生相变由液体变成固体后即失去流动性,所以常用的PCMS在此类领域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常规的解决办法包括两大类:
其一是将PCMS包裹起来制成微胶囊,使用时将微胶囊分散在不发生相变的液体介质中,可始终保持流动性,但微胶囊制备工艺复杂,产率较低,成本较高;而且微胶囊在经过长期的泵送之后囊壁有很高的破损率,致使性能严重下降。
其二是将PCMS制成水包油型乳液。当相变储能材料由液态变成固态的时候,作为连续相的水仍为液态,不会妨碍宏观上的流动性,可不断进行熔融、凝固的相变循环,吸收或者释放热量。但常规的乳液系热力学不稳定体系,乳液稳定性差,经过PCMS多次的相变过程之后(如15次),容易产生破乳、分相等现象,在水相中漂浮出来,储能性能下降甚至失去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相变储能材料微乳液的制备方法,其油相采用有机相变储能材料,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具有较大的表观比热容,可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吸收或放出较大的热量而自身温度变化不大,制得的微乳液具有热力学稳定性,能够克服常规乳液经历一定次数的相变过程后分相、破乳,进而失去应用价值的缺陷。
本发明相变储能材料微乳液的制造方法,采取以下步骤:
配置10重量份的相变温度为0~40℃的有机相变储能材料,加入1~4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1~3重量份的助表面活性剂、0.3~1.5重量份的无机盐以及10~10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在25~50℃温度下以400~600rpm快速搅拌混合均匀,然后静置,待气泡完全消除后即得到微乳液;
其中,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两种表面活性剂A、B的复配物,表面活性剂A的HLB值(即亲水疏水平衡值,也称水油度)为1~10,表面活性剂B的HLB值为11~20,两者的重量比为1∶1.5~4.5,复配之后的HLB值为8~18。
本发明方法中,所使用的有机相变储能材料包括十四烷、十六烷、十七烷、十八烷、十九烷、二十烷、300号液蜡、200号液蜡、20号相变石蜡、25号相变石蜡、30号相变石蜡、35号十二醇、硬脂酸正丁酯十二酸、十四酸、十六酸、十八酸、硬脂酸、软脂酸、月桂酸、豆蔻酸、棕榈酸、羊蜡酸及其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但不限于此处所列出的物质,还包括诸多其它相变温度在0~40℃范围内的有机相变储能物质及其混合物。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A选用山梨糖醇酐油酸酯85(Span85)、山梨糖醇酐油酸酯80(Span80)、山梨糖醇酐油酸酯65(Span65)、山梨糖醇酐油酸酯60(Span60)、山梨糖醇酐油酸酯40(Span40)、山梨糖醇酐油酸酯20(Span20)、土耳其红油、乙二醇脂肪酸酯50(EO50)、丙二醇脂肪酸酯(PO50)中的一种。所述的表面活性剂B选用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85(Tween85)、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80(Tween80)、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65(Tween65)、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60(Tween60)、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40(Tween40)、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20(Tween20)、平平加、乳化剂OP10、聚氧乙烯油醇醚10(OE10)中的一种。
所述的助表面活性剂包括正丁醇、正戊醇、异丙醇、苯基乙二醇等。
所述的无机盐包括NaCl、KCl、CaCl2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58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