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臭氧治疗污水和废气的处理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05385.7 | 申请日: | 2009-0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5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吴鉴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鉴南 |
| 主分类号: | C02F1/20 | 分类号: | C02F1/20;B01D53/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8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臭氧 治疗 污水 废气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和废气的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臭氧治疗污水和废气的处理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臭氧疗法因其独特的疗效和廉价的治疗费用,越来越受到各国医疗界的重视。在我国,应用臭氧治疗生殖道感染疾病,被越来越多的医院所采纳。但是,随之而来的臭氧治疗所产生的污水和废气需要处理,这就成为必须跟进解决的重要环保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由于臭氧治疗所产生的污水和废气,本发明提供一种臭氧治疗污水和废气的处理装置,该装置能够有效地处理臭氧治疗所产生的污水和废气,使之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臭氧治疗污水和废气的处理装置,是在一个塑料机壳内,安装有气水分离器、臭氧催化分解器和抽气泵,在机壳的上部安装有控制面板和进水接口,在机壳下部安装有排水接口和排气接口,进水接口与气水分离器的进水口相连接,排水接口与气水分离器的出水口相连接,排气接口与抽气泵的出气口相连接,气水分离器的出气口与臭氧催化分解器的进气口相连接,臭氧催化分解器的出气口与抽气泵的抽气口相连接,抽气泵还与控制面板有电联接,按程序工作。
所述的气水分离器,为塑料或不锈钢材质的圆柱形筒体,筒体内设有堰板,堰板的高度为筒体高度的三分之二,在筒体的上盖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气口,在筒体的下底盖上设有出水口。
所述的臭氧催化分解器,为塑料或不锈钢圆柱形筒体,筒体的高度与直径之比大于4比1,在筒体内的二个筛板之间装载有臭氧催化分解剂,在筒体的上盖上设有进气口,在筒体的下底盖上设有排气口。
所述的抽气泵,为耐臭氧的抽气泵,与控制面板有电联接,按程序工作,抽气泵上有抽气口和出气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有效地处理臭氧治疗所产生的污水和废气,使之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从而改善了诊疗室的工作环境,同时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气水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催化分解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抽气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壳,2、气水分离器,3、催化分解器,4、抽气泵,
1-1、进水接口,1-2、排水接口,1-3、排气接口,
2-1、分离器进水口,2-2、分离器出气口,2-3、分离器出水口,
2-4、分离器堰板,
3-1、催化分解器进气口,3-2、催化分解器出气口,3-3、筛板,
4-1、抽气泵抽气口,4-2、抽气泵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臭氧治疗污水和废气的处理装置,是在一个塑料或不锈钢的机壳1内,安装有气水分离器2、臭氧催化分解器3和抽气泵4,在机壳1的上部安装有控制面板(图中未画出)和进水接口1-1,在壳体下部安装有排水接口1-2和排气接口1-3,进水接口1-1与气水分离器的进水口2-1相连接,排水接口1-2与气水分离器出水口2-3相连接,排气接口1-3与抽气泵的出气口4-2相连接,气水分离器的出气口2-2与臭氧催化分解器进气口3-1相连接,臭氧催化分解器的出气口3-2与抽气泵的抽气口4-1相连接,抽气泵4与控制面板有电联接,按程序工作。
所述的气水分离器2,为塑料或不锈钢材质的圆柱形筒体,筒体内设有堰板2-4,堰板的高度为筒体高度的三分之二,在筒体的上盖上设有进水口2-1和出气口2-2,在筒体的下底盖上设有出水口2-3。
所述的臭氧催化分解器3,为塑料或不锈钢圆柱形筒体,筒体的高度与直径之比大于4比1,在筒体内的二个筛板3-3之间装载有臭氧催化分解剂,在筒体的上盖上设有进气口3-1,在筒体的下底盖上设有排气口3-2。
所述的抽气泵4,为耐臭氧的抽气泵,与控制面板有电联接,按程序工作,抽气泵4上设有抽气口4-1和出气口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鉴南,未经吴鉴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53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