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还原竖炉炉顶煤气处理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04275.9 | 申请日: | 2009-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3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 发明(设计)人: | 郭敏;李佳楣;陈凌;彭华国;王怀淳;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B11/02 | 分类号: | C21B11/02;C21B13/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爱云 |
| 地址: | 40001***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还原 炉顶 煤气 处理 工艺 | ||
1.一种还原竖炉炉顶煤气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从还原竖炉出来的炉顶煤气经过除尘及降温处理后,进入脱碳系统脱除煤气中的CO2,脱碳后的脱碳气,经加压后,一部分直接与熔炼制气炉出来的高温气体混合进入还原竖炉,另一部分经管式炉和燃烧炉的二步加热后再进入还原竖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竖炉炉顶煤气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尘及降温为粗除尘系统、一次降温系统、精除尘系统和二次降温系统,竖炉炉顶煤气先经粗除尘系统除尘,然后经过一次降温系统回收部分热能后,进入精除尘系统,再经过二次降温系统回收剩余热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竖炉炉顶煤气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除尘及降温处理后的竖炉炉顶煤气,部分进入脱碳系统进行脱碳,另一部分经减压后,作为加热脱碳气的燃料气及外围用户的燃料气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还原竖炉炉顶煤气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粗除尘系统为热旋风除尘器进行粗除尘后,煤气进入所述的一次降温系统热管换热器进行热能回收,副产为中压蒸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还原竖炉炉顶煤气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次降温系统将煤气温度降到干式除尘系统要求的温度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还原竖炉炉顶煤气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一次降温后的煤气进入所述的精除尘系统,精除尘系统为干式除尘系统,进行精除尘,除尘后煤气含尘量≤5mg/m3。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还原竖炉炉顶煤气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降温系统为热管换热器,进行二次热能回收,副产低压蒸汽或热水,然后再用水喷淋进行降温,使煤气温度降低到脱碳系统入口要求的温度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竖炉炉顶煤气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碳气经加压系统加压,加压后的脱碳气压力略大于还原竖炉的压力要求,分两部分进入还原竖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还原竖炉炉顶煤气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加压脱碳气一部分与从熔炼制气炉出来的高温煤气混合,混合后温度达到850℃进入还原竖炉;另一部分经管式炉和燃烧炉的二步加热后,温度达到850℃后进入还原竖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竖炉炉顶煤气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压后的脱碳气,通过管网上设置的高压储气系统,对管网压力进行调节。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还原竖炉炉顶煤气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除尘及降温处理后的竖炉炉顶煤气,部分进入脱碳系统进行脱碳,脱碳后的解吸气掺混进经减压系统后作为燃料气的煤气以充分回收其热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427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