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栅光调制器投影装置的控制扫描电路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03954.4 | 申请日: | 2009-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7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 发明(设计)人: | 温志渝;金珠;张智海;张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H04N5/74;G02B26/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荣之 |
| 地址: | 400044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栅 调制器 投影 装置 控制 扫描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扫描电路,具体涉及一种光栅光调制器的 控制扫描电路。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1658009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光栅光 调制器及其阵列,该光栅光调制器的加工较DMD简单,同时解决了GLV难于 形成面阵的缺点。对于小面阵光栅光调制器的投影显示,利用无源矩阵驱动可 以实现。但对于较大面阵光栅光调制器的投影显示,由于无源矩阵驱动存在交 叉效应,很难实现高质量的图像显示。而利用有源矩阵驱动光栅光调制器,可 以使光栅光调制器正真面向高清晰度、高分辨率的投影显示。如果外围驱动电 路与有源矩阵分开封装,这样会增加各个电路模块由于互连线造成的信号噪声 干扰,减小了系统电路的信号传输速率,并且对于大面阵的光栅光调制器的投 影显示,需要引出上千输入引脚端口,这些引脚不但占用面积大,增大了成本, 而增大了外围电路模块之间连接的复杂性,这些都限制了光栅光调制器真正实 现高分辨率、高清晰度的投影显示。
公开号为CN 101382655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公开了一种有 源矩阵驱动的光栅光调制器,但目前现有技术中没有用于该有源矩阵驱动的光 栅光调制器构成的投影装置的控制扫描电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栅光调制器投影装置 的控制扫描电路,能对有源矩阵驱动的光栅光调制器构成的投影装置进行驱动, 实现高分辨率、高清晰度的投影显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光栅光调制器投影装置的控制扫描电路,用 以驱动M列×N行个光栅光调制器组成的像素阵列,包括
有源矩阵驱动电路,由M×N个有源矩阵驱动单元组成,根据控制信号和 图像信号,控制光栅光调制器的电压,以实现对光的调制;
第一驱动电路,接收控制装置发出的控制信号,以选通同一直线上的光栅 光调制器;以及
第二驱动电路,接收控制装置发出的控制信号合图像信号,以将图像数据 输出到选通的光栅光调制器。
进一步,所述第一驱动电路为行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为列驱动电路;
进一步,所述行驱动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N位的第一移位寄存器电路、N 个门控元件组成的门控电路、N个电平移位器组成的电路,所述第一移位寄存 器用于接收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并输出到门控电路,所述门控电路的N个输出 端分别与N个电平移位器的输入端一一连接,电平移位器将门控电路输出的电 压放大后输出到有源矩阵驱动电路的行选通信号控制端;
进一步,所述门控元件为与门;
进一步,所述列驱动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M位的第二移位寄存器电路、M 位的锁存器电路和M个电平移位器组成的电路,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电路用以 接收控制装置的图像信号,并输出到锁存器电路中保存,在控制装置发出的锁 存时钟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图像信号通过电平移位器输出到有源矩阵驱动电 路的列数据输入端;
进一步,有源矩阵驱动电路、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单片集成;
进一步,所述有源矩阵驱动单元包括第一MOS管和一电容,所述第一MOS 管的栅极与第一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MOS管的漏极与第二驱动电 路电连接,第一MOS管的源极与电容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还用于与光栅光调制器的下电极连接;
进一步,所述有源矩阵驱动单元包括第二MOS管和两个反相器,所述第 二MOS管的栅极与第一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MOS管的漏极与第二 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两个反相器组成串联成环形电路,所述串联成环形电路 的输入端与第二MOS管的源极电连接,串联成环形电路的输出端用于与光栅 光调制器的下电极连接。
本发明的光栅光调制器投影装置的控制扫描电路,可对光栅光调制器投影 装置进行驱动,消除无源矩阵驱动固有的交叉效应,提高对比度、分辨率、占 空比,使显示特性面向高清晰、高分辨率投影显示技术。有源矩阵驱动的光栅 光调制器,降低对光栅光调制器动态相应时间要求,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灰度 色彩调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39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涮菜调味料及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快速生产普洱熟茶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