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米根霉固定化发酵载体单元及使用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03572.1 申请日: 2009-04-10
公开(公告)号: CN101624589A 公开(公告)日: 2010-01-13
发明(设计)人: 王远亮;王珍;杨尚天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1/12 分类号: C12N11/12;C12P7/56;C12R1/845
代理公司: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康海燕
地址: 400033重庆市沙坪坝***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新型 米根霉 固定 发酵 载体 单元 使用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酵用载体,尤其涉及一种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的发酵载体。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是目前工业生产光学纯L-乳酸的主要方法,发酵方式主要分为游离发酵和固定化发酵([1]Lorenzo M.L.D.,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of poly(L-lactic acid).European Polymer J.2005,41:569-575;[2]Maas,R.H.,Bakker R.R.,Eggink G.,Lactic acid production from xylose by the fungus Rhizopus oryzae,Appl.Microbiol.Biotechnol.,2006,72:861-868)。其中固定化发酵有菌体密度高、反应速率快、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可重复利用、便于实现催化剂与发酵液分离等优点,越来越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

目前的固定载体类型主要有纤维吸附([3]宁尚勇,李十中,真菌固定床反应器发酵L(+)-乳酸的初步研究,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32(3):22-25;[4]张定丰,林建平,金志华,岑沛霖,用于固定化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的转盘反应器及其放大,化学工程,2004,32(1):34-37),海藻酸盐凝胶包埋([5]出处Hang Y.,Hamamci H.,Woodams E.E.,Production of L(+)-lactic acid by Rhizopus oryzae immobilized in calcium alginate gels,Biotechnol Lett.,1989,11:119-120),聚氨酯吸附([6]陈育如,夏黎明,岑沛霖,聚氨酯吸附固定米根霉发酵L-乳酸的优化,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2,2(1):52-55)等。纤维式载体又由于其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固定效果优良等被广泛研究。

以纤维为载体的反应器有床式反应器([7]A.Tay and S.T.Yang,Production ofL(+)- lacticacid from glucose and starch by immobilized cells of Rhizopus oryzae in a rotating fibrous

但它们共同的缺陷在于:(1)需要大量的动力消耗;(2)当扩大试验时,所有参数和指标难以重现,甚至无法达到。主要原因在于反应器中的菌体载体与反应器尺寸成比例,但是发酵动力学及流体力学的影响却没有对应的比例关系,使得优化数据难以重现,从而难以扩大工业化。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纤维式固定发酵反应器扩大时,载体与反应器扩大相应比例难以控制的困难,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固定化发酵载体以及使用方法,该载体不仅能在三角瓶中进行小型平行筛选实验,而且能进行组合和改造,在现有的柱式及罐式反应器中扩大试验。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米根霉固定化载体单元,它以不锈钢网片为支撑骨架,形成六枝杈星状骨架结构,以棉布为表面材料,包裹在不锈钢网片表面,形成六枝杈星状载体单元。

发酵时,只需直接将所述载体单元灭菌后置于发酵装置内的发酵液中,细胞就会吸附固定在棉布上;所述发酵装置采用三角瓶、柱式反应器或发酵罐,使用同样大小的载体单元,并根据发酵的直径及装液深度,选取相应数量的载体单元。多个载体单元之间上下串联,长度与反应器中的装液深度一致。根据反应器直径可以增加载体单元串的数量,将其纵向连接、平行排列,达到对发酵空间的最大化利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以棉布纤维为载体、不锈钢支架作支撑的固定化发酵载体结构,达到米根霉菌丝层既均匀生长又能维持六枝星状空间结构。载体单元采用了六枝杈星状载体单元,可以在三角瓶、柱式反应器、发酵罐中使用同样大小的发酵单元,唯一改变的只是所用载体单元的数量,在米根霉的形态控制和产率提高方面有显著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载体单元。A是未包裹棉布前的不锈钢网片图,B为棉布包裹后的水平截面图,C为载体单元的三维图。

图2载体单元上下连接成串的示意图。

图3载体单元平行排列成布置的示意图。

图中1、不锈钢网片,2、棉布,3、载体单元,4、载体单元串,5、发酵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一)载体单元的制作和使用,参见图1、图2和图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35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