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胆囊炎、胰腺炎、慢性胃炎以及厌食症的中草药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02736.9 | 申请日: | 2009-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2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 发明(设计)人: | 乔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乔福军 |
| 主分类号: | A61K36/74 | 分类号: | A61K36/74;A61P1/16;A61P1/18;A61P1/04;A61P1/14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 云 |
| 地址: | 561100贵州省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胆囊炎 胰腺炎 慢性 胃炎 以及 厌食症 中草药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口服药,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胆囊炎、慢性胃炎、胰腺炎以及厌食等症的口服药。
背景技术:胆囊炎、慢性胃炎、胰腺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胆囊炎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主要症状为右腹部疼痛、食欲不振、口苦咽干,重者出现高烧、黄疸、后背剧痛等症,常伴有感染的胆石症;目前,西医治疗本病多以单纯的消炎类药物或外科手术为主。消炎类药物只能缓解表面症状,治疗效果不理想,且停药易复发;外科手术切除胆囊不仅使患者永远失去胆囊,而且不适合年龄较大的患者。中成药“消炎利胆片”虽有一定的疗效,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西医认为,慢性胃炎是因不同病变而引起胃粘膜发生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其实质是胃粘膜上皮遭到反复损害而使粘膜发生改建,从而最终导致胃腺体形成不可逆转萎缩,甚至消失。该病十分常见,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迁延难、易复发、易转化等特点;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大多数患者常无症状或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目前,西医对该病尚无特效疗法,主张进食无刺激性食物,服用胃粘膜保护剂、胃动力药、制酸剂等,治愈后易复发;中医常用香砂六君丸、左金丸等药物治疗本病,但存在见效慢、疗程长等缺陷。
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见于青壮年,一般女性高于男性。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原因是胰腺分泌受阻,胆汁胰液返流,胰酶被激活而使 胰管内压升高,小胰管破裂、胰液外溢渗入胰间质而导致胰腺自我消化;主要症状表现为持续性疼痛或复发性疼痛。目前尚无治疗该病的特效药,基本上遵循禁食、抗炎、胃肠减压、抑制胰酶和消化酶分泌的治疗原则,但治标不治本,一般3~5天方能缓解病痛,若饮食稍有不慎又会发作。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胆囊炎、胰腺炎、慢性胃炎以及厌食症的中草药,它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治愈率高、标本兼治、且不易复发等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由晾干的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粉碎混合而成:一枝蒿3~10、钻石风0.5~5、灵芝草0.5~5、柳白皮0.5~5、茜草根0.5~5、大血藤0.5~5、郁李仁3~10。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为:一枝蒿5~8、钻石风1~3、灵芝草1~3、柳白皮1~3、茜草根1~3、大血藤1~3、郁李仁4~8。
本发明的最佳技术方案为:一枝蒿5、钻石风1、灵芝草1、柳白皮1、茜草根1、大血藤1、郁李仁4。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一枝蒿性味辛苦,微温,有毒;入心、肝、肺三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等有高度的抑制作用,有活血、祛风、止痛、解毒等功效;主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痞块、痈肿等症,可去一切积滞、沉痼阴寒等疾,是健胃、强壮剂。钻石风为虎耳草科植物亨利茶藨子的根,性味辛涩,温;主治风湿、痨伤,吐血等症。灵芝草性味甘,平,无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有作用,对肝脏有保护作用;主治虚痨、咳嗽、气 喘、失眠消化不良等症。柳白皮枝皮味苦,寒,无毒;有祛风利湿、消肿止痛、退热之功效,主治风湿骨痛、风肿瘙痒、黄疸、淋浊、风走气痛、风毒卒肿等症。茜草根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根及茎,性味苦,寒;入脾、胃二经;有止咳祛痰、行血止血、通经活络之功效,有轻度止血的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对由镁或铵构成的结石有一定的溶媒作用,能兴奋膀胱肌肉而使结石排除,有抗炎作用;主治吐血、衄血、尿血、便血、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淤滞肿痛等症。大血藤性味苦,平;入肝、大肠二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卡他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等有高度敏感的抑制作用;具有败毒消痈,活血通络,祛风杀虫之功效;主治急慢性阑尾炎,风湿痹痛,赤痢,血淋,疳积,肠胃炎腹痛等症。
祖国医学认为胆为六腑之一,居协肋,与肝相表里;主要功能是接受肝之余气生成胆汁,疏泄下行,以助消化。其生理特点是“中清不浊”和“通降下行”。由于饮食、情志、外邪、劳动等内外因素的影响,导致肝胆气邪,腑气不通,见协肋疼痛,则为胆囊炎症;湿热蕴结,热淫于内,则成肝炎;肝郁肋痛,悲哀恼怒,郁伤肝气,湿热练灼则成砂石。对其治疗宜疏肝胆,清利湿热,行气活血止痛。
慢性胃炎的发病机理比较复杂,中医认为它是由脾胃两虚,冷热不节,痰饮积食,胃肠运化失常所致。
祖国医学认为胰腺炎是由于肝胆、脾胃功能紊乱,气机升降失调,湿热阻于中焦而发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乔福军,未经乔福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27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TSHY-10梯度水浴恒温振荡器
- 下一篇:用于数字内容分发的装置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