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烹植物油生产过程中控制酸价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02572.X | 申请日: | 200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2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唐忠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湄潭县永隆粮油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06 | 分类号: | C11B1/06;C11B3/06;C11B3/10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52102 | 代理人: | 宋妍丽 |
地址: | 5641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油 生产过程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烹植物油生产过程中控制酸价的方法,属于食用油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烹植物油即高级烹饪植物油,是目前人们日常生活主要食用油之一,目前高烹植物油在现生产线一般经初榨-碱洗-水洗-脱色-过滤-精炼-脱臭等工序制成,进入市场。
为提高植物食用油产品质量,为广大消费者提供食用安全的高质量食用植物油,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制订有各种食用油国家标准,统一规定了食用油检测方法及有关质量指标,其中植物油的酸价是植物油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植物油生产过程中从最初的油籽收购、压榨、运输、存贮至使用时,因油脂氧化、水解、微生物作用、存贮条件等诸多因素易形成油脂酸败,导致植物油酸价升高,从而影响植物油产品质量。按上述已定型的生产程序加工的高烹植物油成品酸价有时高于国家标准,不符合质量要求。因影响酸价的因素较多,酸价是较难控制的指标之一。
经检索,目前解决油品酸植的方法有多种,例如,(1)加入抗氧化剂法,即在油品中加入某些化学物质抑制或延缓油脂自动氧化,曾有专利公开的技术是将植物油油籽放到含0.01-0.05%复合抗氧化剂的水溶液中充分润湿,然后进行蒸炒压榨,用固体碱吸附剂对压榨后的油脂进行处理;(2)混合吸附剂方法。该方法阐述的最佳工艺为:控制温度,将脱色、脱酸、脱臭、脱氧化物等步骤合一,大大简化了工艺过程;
本申请人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按现有的生产工序进行生产,碱洗后检验,油的酸价为0.2-0.3%,符合国家标准,但经过后面的脱色工序后,酸价就升至1.2-1.3%,超出国家标准要求,因此对传统工序进行适当调整,将会有效降低其酸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为简便易行,既可使植物油酸价符合国家标准,又不增加生产成本的高烹植物油生产过程中控制酸价的方法。
本发明所述高烹植物油生产过程中控制酸价的方法步骤为:
1)油籽经压榨得到四级油;
2)脱色,在四级油中加入白土,搅拌均匀,静置;
3)过滤:经过滤将油、土分离;
4)碱洗:在油中加入氢氧化钠片碱,常温下搅拌静置,沉底后将碱液与油分离;
5)水洗:在油中加入盐水,静置沉淀2-3.5小时后,油水分离;
6)精炼:将油加热至220-280℃,去除杂质;
7)脱臭:通过真空抽取方法,去除密闭容器中油的异味;
8)检验。
本发明采用的上述技术方案,将脱色及过滤工序调整在碱洗工序之前进行,未增加生产设备,未添加其它化学氧化剂,经试验检测,所生产的成品植物油酸价小于0.2%,符合国家标准,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本发明所述高烹植物油生产过程中控制酸价的方法按下述步骤操作进行:
1)油籽经压榨得到四级油;
2)脱色,在四级油中加入白土,搅拌均匀,静置;
3)过滤:经过滤将油、土分离;
4)碱洗:在油中加入氢氧化钠片碱,常温下搅拌静置,沉底后将碱液与油分离;
5)水洗:在油中加入盐水,静置沉淀3.5小时后,油水分离;
6)精炼:将油加热至260℃,去除杂质;
7)脱臭:通过真空抽取方法,去除密闭容器中油的异味;
8)检验。
合格后包装,入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湄潭县永隆粮油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省湄潭县永隆粮油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25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油高效冬化设备及冬化方法
- 下一篇:车用新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