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强力高效磨头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02508.1 | 申请日: | 2009-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0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 发明(设计)人: | 杨昌祥;周安刚;付恒勋;章群渝;周钢武;龙有生;雷起相 | 申请(专利权)人: | 险峰机床厂 |
| 主分类号: | B24B5/37 | 分类号: | B24B5/37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于俊汉 |
| 地址: | 550601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强力 高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圆磨头,特别是一种强力高效磨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静压偏心套主轴轴承油腔结构形式为三腔静压、一腔动压,而动压效应的产生主要是靠主轴偏心来实现的。由于相关轴系尺寸、压力等参数规格较小,其抗扰性较差,在一定的主轴轴承间隙情况下,切削力越大主轴轴承刚性越好。而切削力越小则主轴刚性相应减弱,因主轴轴心易飘移,使得磨削表面宏观质量比较差。另外主轴轴承间隙、轴承长径比、主轴止推轴承为滚动轴承等因素也影响轧辊磨削的表面宏观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力高效磨头,它着力加大磨头主轴相关规格,以形成运行状态下动静压高刚度,达到磨削轧辊的强力、高效并提高工件的表面质量。
本发明的构成:由主轴、偏心套、锥套、动静压前轴承、动静压后轴承、滚动推力轴承、皮带轮、上腔、下腔、前腔和后腔组成,主轴3安装在偏心套4中,在偏心套和主轴之间的前端安装动静压前轴承1,后端安装动静压后轴承6和滚动推力轴承7,再一同装入磨架壳体5,在偏心套4的前端安装锥套2,在主轴3的后端安装皮带轮8,动静压轴承油腔结构形式为上腔9静压、下腔11静压、前腔10静压和后腔12动压。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经改进具有以下特点:
1.前后轴承的直径加大到180、160;
2.前后轴承长径比为1;
3.主轴轴承配合间隙为0.085mm~0.090mm;
4.轴承油腔结构形式为三腔静压、一腔动压;
5.节流器采用螺旋节流;
6.提高前腔压力,增加了动压效应;
7.优化轴承材料,提高比压,减小摩擦系数。
由于以上几方面的改进,提高了该磨头自身的刚度和抗扰性,适用于强力磨削,从而提高了轧辊的磨削效率及轧辊表面宏观质量,达到磨削中高辊,表面粗糙度Ra0.03无加工痕迹的磨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动静压前轴承,2.锥套,3.主轴,4.偏心套,5.磨架壳体,6.动静压后轴承,7.滚动推力轴承,8.皮带轮,9.上腔,10.前腔,11.下腔,12.后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主轴3安装在偏心套4中,在偏心套和主轴之间的前端安装动静压前轴承1,后端安装动静压后轴承6和滚动推力轴承7,再一同装入磨架壳体5,在偏心套4的前端安装锥套2,在主轴3的后端安装皮带轮8,动静压轴承油腔结构形式为上腔9静压、下腔11静压、前腔10静压和后腔12动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险峰机床厂,未经险峰机床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25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拾放臂粘晶机构
- 下一篇:一种复合型台阶状锯片基体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