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G网络中基于用户特征分析的定向推送特定服务决策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02300.X | 申请日: | 2009-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2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 发明(设计)人: | 陈天洲;乔福明;胡同森;章铁飞;唐兴盛;刘敬伟;楼学庆;瞿有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W4/00 | 分类号: | H04W4/00;H04W88/18;G06Q30/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银益 |
| 地址: | 310027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3g 网络 基于 用户 特征 分析 定向 推送 特定 服务 决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3G网络中基于用户特征分析的定 向推送特定服务决策方法。
背景技术
3G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1G是模拟的信号,只能进行语音通话。2G是 数字的信号,在1G基础上,增加了接收数据的功能,2G可以划分为2.5G和2.75G, 2.5G通过采用GPRS技术,2.75G通过采用EDEG、CDMA技术。和1G相比,2G上网 的速率的变快了,例如:游戏下载、图片下载。2009年问世的3G与前两代相比,传 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大大的提高了,就是说3G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 种媒体形式,提供多种信息服务,例如: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网页浏览。同时3G 与2G系统有着良好的兼容性。
目前,随着3G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商用网络和用户数也在随之迅速增长。在未 来的数年内,3G将会成为主流移动网络,3G移动网络用户数将会超过2G。随着用户需 求的不断增加,提升网络性能变的尤为重要,现有的各种移动接入技术都将把更高的吞 吐量、更优的频谱效率、更简单的网络架构和更低的时延作为目标方向。内容提供商 提供的服务内容越多越丰富,运营商就能吸引越多的用户,但是内容提供商提供的服 务并不是所有的都满足用户的需要。3G网络中用户往往更关心的是运营商提供什么样 的服务,以及带来什么样的便利,才能够满足用户自身的需求。在电信运营商的市场 营销工作中,电信运营商在用户细分、用户特征提取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说: 理论上可用的细分方法非常多,但是在实践中有效的细分方法却是很少的;同时电信 运营商目前还只是停留在将用户分堆的阶段,而并未对用户的各方面的特征进行深入 分析,也没有对用户潜在的需求进行深入细致的挖掘,所以对运营商来说分析用户特 征变的尤为重要,本发明是对用户特征进行分析,定向的向用户推送特定服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3G网络中基于用户特征分析的定向推送 特定服务的决策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3G网络中基于用户特征分析的定向推送特 定服务决策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用户特征提取模块对用户心理特征和用户行为特征的提取:
第一步:用户特征提取模块中的信息表制定功能模块重新制定用户入网申请表, 用户入网申请表包括用户基本信息表和能反映用户主要特征的信息表;
第二步:用户特征提取模块中的信息读取机从用户特征信息表中读取用户主要特 征信息,并且把读取到的用户主要特征信息传送给用户特征预测分析模块中的网络搜 索引擎和统计分析器;
用户特征用U集合表示为:
U={P,B}
其中
P集合表示用户心理特征,
B集合表示用户行为特征;
P={P1,P2,P3,…,Pi}
其中
Pi表示用户心理的主要特征,
i为变量,i=1,2,3,…,m;
B={B1,B2,B3,…,Bj}
其中
Bj表示用户行为的主要特征,
j为变量,j=1,2,3,…,n;
(2)用户特征预测分析模块中的网络搜索引擎接收到信息读取机传递过来的用户 主要特征信息后,统计分析器在已有的用户特征基础上,对其它的用户特征做出预测分 析:
第一步:网络搜索引擎分别把用户主要特征Pi和Bj作为搜索的关键字,进行网 络搜索;
第二步:特征提取器根据网络搜索引擎搜索到的内容进行用户特征提取;
用pab表示用户其它的心理特征,a=1,2,3…1,b=1,2,3,…,k;
用bre表示用户其它的行为特征,r=1,2,3…t,e=1,2,3,…,q;
第三步:统计分析器对信息读取机读取到的用户主要特征和特征提取器提取到的 用户特征进行统计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23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