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芯片冷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02204.5 | 申请日: | 200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5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应济;李俊;徐亮;林谢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3/427 | 分类号: | H01L23/427;H01L23/367;H01L21/4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27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片 冷却 装置 | ||
1.一种芯片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冷却液池(1)、第一微流道(12)、第一微泵(2)、第二微流道(23)、微喷嘴(3)、冷却室(4)、第三微流道(46)、第二微泵(6)、第四微流道(67)、冷凝器(7)和微孔(8),所述冷却液池(1)存储有冷却液;第一微泵(2)的一端通过第一微流道(12)与冷却液池(1)相连通,第一微泵(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微流道(23)与微喷嘴(3)相连通;所述冷却室(4)位于所述芯片冷却装置的底部且冷却室(4)与所述芯片相匹配;所述微喷嘴(3)设于冷却室(4)的上方且与冷却室(4)相连通;第二微泵(6)的一端通过第三微流道(46)与冷却室(4)相连通,第二微泵(6)的另一端通过第四微流道(67)与冷凝器(7)相连通;所述冷凝器(7)位于冷却液池(1)的上方,冷凝器(7)的内部设有冷凝流道(71),冷凝流道(71)的顶部设有散热片(72),所述冷凝流道(71)与冷却液池(1)通过微孔(8)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泵(2)内设有弹性泵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微泵(6)内设有弹性泵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喷嘴(3)为按矩形阵列方式均匀布置的微喷嘴阵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8)为按矩形阵列方式均匀布置的微孔阵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220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