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沉浮调节筏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02200.7 | 申请日: | 200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3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陈英伟;陈国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国英 |
主分类号: | B63B35/613 | 分类号: | B63B35/6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4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浮 调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上运作的筏类产品,特别是一种可以调节沉浮的由管道、贮水仓组合而成的沉浮调节筏。
背景技术:
目前,运作于水上的筏类产品甚多,但都存在着共同的弱点,那就是不能有效地、灵便地“调节沉浮”,因而使用时难以保障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灵便地调节沉浮的新装备------沉浮调节筏。
以上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所述的沉浮调节筏是由管道、贮水仓组合而成的。管道呈格子状分布筏内,互相连通,管道上设有可控制充气、注水、排水的阀门。贮水仓设置在分格的管道之间,贮水仓有通气管互通,下部布有通水孔,通向外部的通气管上设有可控制充气、抽气的阀门。管道与贮水仓是互相独立的沉浮调节装置。
有益效果:经上述设计后的沉浮调节筏,在水上运作时,能根据需要有效地、灵活方便地调节筏体的沉浮,以保障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如附图所示:
图1:沉浮调节筏俯视示意图
图2:沉浮调节筏内外水位平衡示意图
图3:沉浮调节筏筏体下沉示意图
图4:沉浮调节筏筏体上浮示意图
图中:1.管道,2.阀门,3.贮水仓,4.通气管,5.通水孔,6.水平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沉浮调节筏是由管道1、贮水仓3组合而成的。所述的管道1呈格子状分布筏内,互相连通,管道1上设有供充气、注水、排水的阀门2,阀门2可在控制下开关,使用机械装置可通过阀门2或充气或注水、排水。贮水仓3设置在分格状的管道1之间,有通气管4连通,在通向外部的通气管4上设有供充气、抽气的阀门2,可在控制下开关,使用机械装置实施充气和抽气。贮水仓3的下部布有通水孔5,可以自然通水。管道1和贮水仓3是互相独立的沉浮装置。
所述的管道1在充气情况下可保障筏体的浮力,其格子状结构可使筏体坚挺成形,也保证了筏体能有贮水仓3的合理设置。其通过阀门2可充气可注水、排水又使其调节沉浮成为可能。所述的贮水仓3在筏体重力作用下,打开阀门2,通水孔5则能自然进水(如图2所示),这有助筏体的稳定,若通过阀门2和通气管进行抽气,则可使贮水仓3内增加进水量,从而使筏体下沉(如图3所示),若充气,则可将仓内注水排出,从而使筏体上浮(如图4所示)。
以上设计保证了沉浮调节筏(图1)具有理想的沉浮调节功能。
本发明的工作方式是这样的:在无特殊需要的情况下,沉浮调节筏(图1)的管道1保持足够浮力,打开连通贮水仓3的阀门,排放仓内气体,使其内部自然注水与外部水面处于平衡(图2所示),这样,筏体就能在水面上稳定运作。若需增强筏体的稳定性以保障其安全,则可通过通气管4上的阀门2抽气,使贮水仓3内的水位提高,筏体则下沉,根据需要亦可同时通过阀门2在管道1内适度注水以达到所需沉降度(图3所示)。若要达到较大的浮力,只要通过设在管道1上的和设在通气管4上的阀门2各自适度充气,将管道1内和贮水仓3内的水根据实际需要排出,筏体则上浮(如图4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国英,未经陈国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22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