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丁香叶总环烯醚萜苷的制备方法及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00317.1 申请日: 2009-07-02
公开(公告)号: CN101606977A 公开(公告)日: 2009-12-23
发明(设计)人: 刘欣;周长新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61 分类号: A61K36/61;A61P11/00;A61P11/04;A61P1/16;A61P1/00;A61P1/12;A61P1/04;A61P31/04;A61K127/00
代理公司: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法高;赵杭丽
地址: 310027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丁香 叶总环烯醚萜苷 制备 方法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植物及中药提取物领域,具体涉及丁香叶中总环烯醚萜苷提取物 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背景技术

炎症为万病之源,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病理过程,可以产生于机体各部位及 组织、器官。由于炎症是一种高发性、普遍性的疾病,临床主要采用抗菌消炎 的方法进行治疗。有资料显示在欧美的发达国家抗生素的使用量大致占到所有 药品的10%左右,而我国三甲医院占到30%,基层医院可能高达50%,由此 可见抗生素在我国的使用频率非常之高(http://drug.sosyao.com)。在抗生素六 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前三十年是比较好的,但在后三十年中,人类却面临着 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的挑战。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人们文化水平和生 活质量的提高,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已为人们所重视,如何找到一种既安全、又 可靠的消炎药物已是世界范围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而中药安全、可靠、副作 用小的特点已为世界所公认。

丁香叶为木樨科丁香属植物紫丁香(syringa oblata lindl.)、洋丁香(syringa vulgaris L.)和朝鲜丁香(syringa diatata Nakai)的干燥叶,味苦,性寒,有清 热解毒、利湿退黄作用。丁香叶作为药用已有悠久的历史,《新华本草纲要》 中记载主治“急性黄疽型肝炎,外用抗菌,爆发性火眼,多种疮疡肿毒。”《长 白山植物药志》有“治腹泻、肝炎”的记载。在民间,用丁香叶煎剂来治疗暴火 眼和防治痢疾非常普遍[李永吉,吕邵娃,王艳宏,等.丁香叶药用研究进展 [J].中医药信息,2003,20(1):22]。丁香叶植物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中国 东北、内蒙古、华北、华东等地。近几年研究表明,丁香叶提取物具有广谱抗 菌消炎[王丹丹,刘盛泉,陈英杰,等.紫丁香有效成分的研究[J].药学学报,1982, 17(12):951]、抗病毒[薛俊玲,张宁,腾慧梅,张晓强.甲丁胶囊的抗病毒实验 研究[J].中医药信息,1997,2:471]和保肝利胆[王迪,张贵军,李仁郁.黑龙江 省丁香属植物药用资源研究[J],中医药信息,1985,3:32]作用。药理研究证 明:丁香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杆菌、绿脓杆菌、 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变形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胡 桂清,李建志,张春艳等.黑龙江地产中药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黑龙江中医药 1993,5:47.],是替代化学合成抗生素,解决抗生素滥用问题的优秀中药。

丁香叶作为常用中草药已收载于黑龙江省药品标准(2001年版1~2),丁 香叶制剂炎立消胶囊(书页号:Z20-176,标准编号:WS3-B-3881-98)、片剂(书 页号:Z9-100,标准编号:WS3-B-1760-94)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颁药品标准》,用于治疗属于热症的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上呼吸道感染、 急慢性支气管炎、肝炎、溃疡性结肠炎、急性乳腺炎及急性扁桃体炎等感染性 疾病,疗效显著。丁香叶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环烯醚萜苷类、3,4-二羟基苯甲 酸、3,4-二羟基苯乙醇等,其中环烯醚萜苷含量较高,以丁香苦苷为主要活 性成分,体内抑菌作用强。生理活性试验表明,环烯醚萜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王丹丹,刘盛泉, 陈英杰,等.紫丁香有效成分的研究[J].药学学报,1982,17(12):951-954]。

丁香叶总提取物由于成分复杂,导致制剂成品难以摆脱中药传统剂型粗、 大、黑的固有缺点,且总提取物中含有较多的糖类等杂质,使原料药具有较大 的吸湿性,导致服用剂量过大,也限制了剂型的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丁香叶总环烯醚萜苷的制备方法,是利用大孔 吸附树脂制备丁香叶总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方法,该工艺过程简单,质量可控。 用这种方法制备出的环烯醚萜苷有效部位,可通过添加药用辅料制成医学上可 接受的各种剂型用于临床治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03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