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气的纯化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00291.0 | 申请日: | 2009-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7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 发明(设计)人: | 祝洪良;顾小云;姚奎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C1/12 | 分类号: | C01C1/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怀禹 |
| 地址: | 310018浙江省杭州市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气 纯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气的纯化方法。
背景技术
氨气(化学式: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气体,具有广泛用途,可用于制取液氨、氨水、硝酸、尿素、铵盐、塑料、染料、医药品、合成纤维、塑料和染料等。近年来,氨气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气体在半导体工业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同时,氨气也可以作为新型压缩机的致冷剂。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氨气应用的不断深入,工业界、研究界对氨气的纯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半导体和医药领域,要求使用高纯度氨气。因此,氨气纯度对其产品的品质与附加值具有决定性作用,生产纯度高的氨气是合成氨工业的发展方向。
几十年来,氨气纯化工艺不断发展与进步,新的纯化工艺不断涌现,目前较常用的氨气纯化方法主要包括:变压吸附法、精馏法、化学吸收法与膜分离法等。这些方法具有自身的优缺点,开发新型、高效的氨气纯化方法与工艺仍是氨工业一个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氨气的纯化方法,基于无水氯化镁吸氨生成六氨氯化镁,六氨氯化镁受热放氨这一可逆反应进行纯化。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纯化方法是基于无水氯化镁吸氨生成六氨氯化镁、六氨氯化镁受热放氨这一可逆反应的,氨混合气体的氨气被无水氯化镁吸附固化生成六氨氯化镁,而氧气、氮气、氩气、氢气或一氧化碳不能被它吸附,仍然以气态存在,可将剩余气体抽除后,让六氨氯化镁受热放出纯化的氨气。
具体步骤如下:
1)将含量有氧气、氮气、氩气、氢气或一氧化碳的氨气混合气体做脱水处理;
2)室温下将上述氨气混合气体通入装有过量无水氯化镁的容器中,待氨气被无水氯化镁吸收而固化成六氨氯化镁,而氧气、氮气、氩气、氢气或一氧化碳仍然以气态存在;
3)通过真空泵将容器中剩下的氧气、氮气、氩气、氢气或一氧化碳去除后;
4)在150℃~600℃温度下给六氨氯化镁加热,让它放出纯化的氨气。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无水氯化镁能与氨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固态的六氨氯化镁,分子式为MgCl2·6NH3,加热六氨氯化镁后又得到无水氯化镁和氨气,如此可以循环吸、放氨。同时,无水氯化镁不能吸附氧气、氮气、氩气、氢气或一氧化碳等气体。本发明利用无水氯化镁的选择性吸附和可逆循环吸、放氨特性,基于无水氯化镁及其氨络合物六氨氯化镁为载体的氨气纯化方法。该方法将氨混合气体中的氨气固化在六氨氯化镁中,而杂质气体仍以气态形式存在,以此达到有效分离的目的。最后,通过加热六氨氯化镁将固化的氨释放,得到纯化的氨气。
目前工业上常用的纯化方法工艺与设备比较复杂,一般适合大规模生产,不能灵活、机动的搬运与分立式生产。而本发明公开的纯化方法采用廉价的无水氯化镁为吸附剂,设备比较简单,只需一个配有加热体与阀门的反应容器,可灵活、机动地运输及实现分立式生产。而且本发明采用的无水氯化镁理论氨吸附量达到约100%,远超过分子筛的吸附量。因此,采用本发明中的方法纯化氨气,可大大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提纯前后气体的气相色谱图;(a)提纯前,(b)提纯后。
图2是实施例2中提纯前后气体的气相色谱图;(a)提纯前,(b)提纯后。
图3是实施例3中提纯前后气体的气相色谱图;(a)提纯前,(b)提纯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含有氧气的氨气经脱水处理后,气体取样,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图1(a)为相应的提纯前气体的气相色谱图。接着,在室温下将脱水后的混合气体通入装有过量无水氯化镁的容器中,待氨气被无水氯化镁吸收而固化成六氨氯化镁,而氧气仍然以气态存在。通过真空泵将容器内的剩余气体去除后,给六氨氯化镁在150℃下加热,放出纯化的氨气。再次取样,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图1(b)为提纯后的气相色谱图。通过比较图1(a)和(b)可知,杂质气体氧气的含量由原来的50.7599%降到0.5737%,氨气的纯度大大提高。可见,采用本发明可以有效去除氨气混合气中的氧气。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02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