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斜屋顶窗的锁具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99974.9 | 申请日: | 2009-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7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 发明(设计)人: | 董志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志君 |
| 主分类号: | E05C1/12 | 分类号: | E05C1/12 |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凤钦;景丰强 |
| 地址: | 315177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古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屋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具,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窗的锁具。
背景技术
斜屋顶窗应用于斜坡屋面,能为阁楼提供充足的日照,为方便室内外空气流动,斜屋顶窗的设计以可启闭的结构居多,在实现启闭过程中势必需要用到锁具。锁具的使用效果直接影响到屋顶斜窗的功效。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不少应用于窗的锁具,如申请号为200610050768.5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一种新型窗锁》(公开号为CN1847594A),该窗锁包括外壳、底座和锁舌,底座上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与锁舌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外壳的外部设置有与锁舌连接的滑盖,特点是锁舌与固定座之间设置有卡扣机构;类似的还可以参考申请号为200810060108.4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一种窗锁》(公开号为CN101245680A),上述文献中锁舌与操作扳动用的滑盖直接连接,锁舌缩进的时候也带动滑盖运动,这样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就有两个来源,一个来自锁舌,另一个则来自滑盖。
再则,还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0820106956.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斜屋顶窗撞锁》(授权公告号为CN201221253Y),该专利包括底座、锁舌、锁舌滚珠、半圆形连杆、控制摇臂、外壳、和回位弹簧,所述底座的前半部上设置所述半包形外壳,半包形外壳内壁左右两侧各布置一条横向滑道,内装上述锁舌,所述锁舌伸出外壳的一端与锁舌滚珠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半圆形连杆铰接,所述连杆上开一短槽,用一铰链将其与底座的半包形外壳连接,所述半圆形连杆固定在控制摇臂上,控制摇臂与底座铰接,所述回位弹簧安装在底座内的凹槽里,回位弹簧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固定在控制摇臂上。由于锁舌在滑道内滑动,相比CN1847594A和CN101245680A中的锁具,噪声干扰减小,但是锁舌的向内缩回时,也带动摇臂的运动,这样摇臂势必也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另外,该撞锁中的连杆非常规部件,加工制造存在一定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锁舌缩回时不引起摇臂运动从而大大降低噪音的应用于斜屋顶窗的锁具。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于斜屋顶窗的锁具,其特征在于该锁具包括
锁扣,具有锁口;
基座,前端部具有一容置腔;
外壳,设于前述基座外侧,上端部具有一导向孔;
锁舌,可伸缩的设置于前述基座的容置腔内,前端部呈倾斜状,
弹簧,设于前述容置腔内,前端与前述的锁舌相抵,后端与前述基座的内壁相抵;
摇臂,尾部能转动地设于前述的基座上,头部伸出前述外壳的导向孔并能在导向孔内来回移动;
连杆,前端部与前述锁舌的后端部连接并能相对转动,后端部与前述摇臂的中部连接,并在一定行程能相对移动而不驱动摇臂;以及
复位件,赋予前述的摇臂一向锁扣方向运动的力。
所述基座的容置腔内壁轴向成型有导向槽,对应地,所述的锁舌外壁长度方向具有导向筋。这样锁舌就受到限位,不发生转动。
摇臂与摇柄的配合结构优选如下设计:所述的摇臂头部设有一摇柄,该摇柄下端部成型有一凹槽,上端部设置有一弹性塞块,该凹槽与弹性塞块之间具有一隔板部,而所述摇臂的头部则嵌设于该凹槽内并受到弹性塞块的挤压。
所述的复位件可以为一设于摇臂尾端的扭簧。
便于形成侧向力,使锁舌能顺利进入锁扣,所述锁口的入口端具有一凸缘部,该凸缘下端为一倾斜面,并且,该凸缘部与所述锁口内侧光滑过渡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摇臂中部成型有一弯折。
连杆与摇臂的连接方式可以如下设计:所述的连杆尾部长度方向开设有一滑孔或滑槽,对应地,所述摇臂的中部具有一设于前述滑孔或滑槽内的凸柱,所述的锁舌完全伸入基座的容置腔的状态下,所述的连杆向内运动且不驱动凸柱。这样就能满足在连杆一定行程内不驱动摇臂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锁舌缩回时,驱动连杆向内运动,而连杆不驱动摇臂,所以摇臂处于静止状态,这样就减少了噪音源;另外,锁舌的运动在一定的行程内,且位于基座的容置腔内,使用过程中大大降低了噪音。整体结构配合协调,操作便利;另外零部件易得,生产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处于锁紧状态的外观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去除部分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正面主视图。
图4为图1中基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锁舌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志君,未经董志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99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