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路灯接线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99892.4 | 申请日: | 2009-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1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 发明(设计)人: | 朱新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新良 |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根良 |
| 地址: | 313100浙江省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路灯 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线井,尤其是一种埋设在地下用于地下通信电缆铺设及维修,便于路灯接线安装用的新型路灯接线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事业的发展,通信电缆作为一种重要的通信载体被应用到多项市政建设工程中,如供水系统、排水系统、路灯建设等等,但考虑到市及有限的土地资源,同时也是为了使通信电缆的使用及日常的维护更加安全、方便,因此通信电缆都设置在地下的通信管道中,并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接线井,传统的接线井为一个四方形的井坑,再由红砖及混凝土砌成井壁,最后加上井盖,这种结构的接线井制作过程繁琐,施工过程较长,在浪费水电的同时,也对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因此,设计人员对传统接线井进行了改造,目前使用较多的是一种采用复合材料制作的一体结构的接线井,并在路灯建设中使用较多,该接线井井壁上开有少数的几个电缆穿口,此种接线井的缺点在于:接线井的深度比较大,若采用一体结构制作,不仅生产成本高,在安装及维修时都极不方便;井壁上的电缆穿口规格过于单一,仅限少数几种电缆能穿过,而且只有电缆输入口,未设有电缆输出口,为路灯与接线井的连接带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接线井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周期短、便于路灯接线安装的新型路灯接线井,节省制作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接线井的实用性及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路灯接线井,包括井体,井盖,所述井体由上井体与下井体通过活络插接机构连接组成,井体的井壁上开设有多组不同规格的用于架设电缆的预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络插接机构包括设在上井体两个对应井壁外侧面上的凸筋一,该凸筋一的底部伸出上井体的底部端面,下井体的两个对应井壁外侧面上设有与凸筋一对应的凸筋二,凸筋二的上端面低于下井体的上端面,上井体安装在下井体上后,凸筋二的上端面顶接凸筋一的下端面;凸筋一底部与下井体的井壁上设有一对组合穿孔,组合穿孔内插入螺栓或销轴用于凸筋一与下井体间的固定。
优选的,所述的下井体与上井体的井壁上均设有纵向设置的加强筋。
进一步的,下井体与上井体的每个井壁上均设有若干个预留口,下井体上的预留口为接入通信电缆用的输入口,上井体上的预留口为接出通信电缆与路灯连接用的输出口。
优选的,下井体相邻两个井壁上的预留口为不同规格,方便多种直径的电缆接入。
优选的,下井体的井壁内侧面上设有与预留口对应的电缆托架,使电缆的安放更加平稳。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井体的顶部设有设有托接井盖的下凹状的台阶面。
优选的,下井体与上井体均采用再生树脂一体成型制成。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原有体型较大的接线井分为了两部分,不仅制作方便,节省成本,而且接线井的安装也更加方便,需要维修时只需打开井盖将上井体取出即可下井作业;在井体上设置了输入口与输出口,且输入口有两种不同的规格,使本发明的可接入多种不同规格的电缆,实用性强;电缆通过输入口接入接线井,再通过输出口接出与路灯连接,使得路灯建设更加方便,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井体采用再生树脂一体成型制成,外形美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下井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上井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路灯接线井,包括井体,井盖3,所述井体由上井体1与下井体2通过活络插接机构连接组成。井体的整体结构为井体顶部向井体底部逐渐缩小的倒梯形状,便于接线井安放在井坑中。
所述的活络插接机构包括设在上井体1两个对应井壁外侧面上的凸筋一11,该凸筋一11的底部伸出上井体1的底部端面,下井体2的两个对应井壁外侧面上设有与凸筋一11对应的凸筋二21,凸筋二21的上端面低于下井体2的上端面,上井体1安装在下井体2上后,凸筋二21的上端面顶接凸筋一11的下端面,并在凸筋一11底部与下井体2的井壁上设置一对组合穿孔4,组合穿孔4内可插入螺栓或销轴用于凸筋一11与下井体2间的固定。凸筋一11与凸筋二21在起到连接作用的同时,也起到了加强井体牢固度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在下井体2与上井体1的井壁上再设置纵向的加强筋5,进一步增加井体的结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新良,未经朱新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98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源化的抗-D因子抗体
- 下一篇:嘌呤核苷化合物结晶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