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干式风机盘管机组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99890.5 | 申请日: | 2009-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6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 发明(设计)人: | 田旭东;张秀平;杜立卫;贾磊;宋有强;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盾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3/3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根良 |
| 地址: | 311835***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 湿度 独立 控制 空调 系统 风机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空调领域,具体涉及适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干式风机盘管机组。
背景技术
在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节约能源显得非常重要。目前,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能耗占全国城镇总电量的22%,因此,降低大型公共建筑空调系统的能耗,对整个国家的能源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采用温度、湿度分别独立处理的空调系统以高温冷水作为冷源(冷水进水温度定为16℃)是一比较好的降低能源消耗的方式。空调末端只承担室内的显热负荷即可,同时,和常规的空调系统相比由于没有冷凝水的产生,从而避免了霉菌的大量滋生,有利于卫生、健康。现有风机盘管在7℃进水、12℃出水工况下运行,一般采用铜管Φ9.52×0.35mm,翅片间距1.95mm。实验证明,现有的风机盘管在冷水进水温度为16℃时难以满足室内显热负荷对冷量的需求,换热面积显得不够,如果要满足室内显热负荷对冷量的需求就需要增加换热面积,这样势必增加产品体积,产品成本也大大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适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干式风机盘管机组,其在高温冷水(16℃进水温度,20℃出水温度)下运行,可以满足空调区域对显热负荷要求的干式风机盘管机组,且在干球温度26℃、湿球温18.7℃的回风状态下没有凝结水产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适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干式风机盘管机组,包括机组壳体、设在机组壳体内的换热盘管、连接在机组壳体侧壁进风口上的风机及与风机连接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盘管的出水管路设在机组壳体上靠近进风口的一侧,换热盘管的进水管路设在机组壳体上靠近出风口的一侧,从而使冷水的流向与空气的流向相反,提高换热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机组壳体边侧设有进水集水管和出水集水管,换热盘管的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分别汇接在进水集水管和出水集水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机组壳体底部设有积水盘,防止在恶劣工况下可能会产生的凝结水。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盘管由自上而下的三组盘管单元构成,三组盘管单元并联在进水集水管和出水集水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盘管从进水口向出水口方向为三排结构设置,铜管规格为Φ7×0.3mm,换热铜管外壁设有轴向间距为1.6mm或1.8mm的铝质平翅片。这种结构使水侧流程和空气侧流程成交叉逆流形式,提高换热效率。
所述换热盘管的排间距为18.2mm。
本发明适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干式风机盘管机组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在高温冷水(16℃进水温度,20℃出水温度)下运行,可以满足空调区域对显热负荷要求的干式风机盘管机组,从而有利于空调系统能耗的大幅度降低,另外在干球温度26℃、湿球温18.7℃的回风状态下没有凝结水产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中换热盘管的布置结构侧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本发明适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干式风机盘管机组,包括机组壳体7、设在机组壳体7内的换热盘管4、连接在机组壳体7侧壁进风口上的风机6及与风机连接的电机,机组壳体由侧板、顶板、底板组成,所述换热盘管4的出水管路41设在机组壳体7上靠近进风口的一侧,换热盘管4的进水管路42设在机组壳体上靠近出风口3的一侧,使冷水的流向与空气的流向相反,所述机组壳体7边侧设有进水集水管1和出水集水管2,换热盘管的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分别汇接在进水集水管和出水集水管上。所述机组壳体底部设有积水盘5,防止在恶劣工况下可能会产生的凝结水。如图3,所述换热盘管由自上而下的三组盘管单元构成,三组盘管单元并联在进水集水管1和出水集水管2上。本发明中所述换热盘管从进水口向出水口方向为三排结构设置,这种结构使得水侧流程和空气侧流程成交叉逆流形式,提高换热效率。本实施例中即每组换热盘管单元从进水口向出水口方向均为三排结构设置,换热盘管的排间距为18.2mm,铜管规格为Φ7×0.3mm,换热铜管外壁设有轴向间距为1.6mm或1.8mm的铝质平翅片3。图3中虚线指水流流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盾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未经浙江盾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98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解的安全执行环境
- 下一篇:记录可以高速转换的流的信息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