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程多路串口通讯映射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98954.X | 申请日: | 200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1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戴瑜兴;李芃;沈雁;王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H04L12/40;H04L29/06;G06F13/10;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夏曙光 |
地址: | 325604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程 串口 通讯 映射 系统 | ||
1.一种远程多路串口通讯映射系统,包括上位机、以太网以及与多台现场设备连接的串口集线器,所述上位机与串口集线器通过TCP/IP进行通信,所述上位机包括虚拟驱动模块和参数配置模块,所述参数配置模块包括网络配置单元和串口配置单元,所述串口集线器包括处理器模块、以太网接口模块、串口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处理器模块包括:
以太网通信模块,用以通过对以太网控制芯片的操作,接收来自以太网的数据,并将其存入以太网接收缓冲区;或将以太网发送缓冲区的数据发送到以太网上;
串口通信模块,用以侦听来自多串口发来的数据,并将之缓存到串口接收缓冲区;同时读取串口发送缓冲区的数据到相应的串口中;
数据转发模块,用以读取以太网接收缓冲区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后转发至相应的串口;对串口接收缓冲区中的来自不同串口的数据做上标记,以统一的协议封装后放入以太网发送缓冲区;
配置守护程序,用以通过TCP/IP协议,在某端口上建立侦听,接受来自上位机的配置更改请求;
其特征在于:所述TCP/IP通信的通信数据包括IP首部、TCP首部、自定义协议首部及数据;所述IP首部及TCP首部由下层的操作系统自动封装,自定义协议首部及数据表示上位机与串口集线器通信的具体部份,自定义协议包括命令类型字段、目的地址字段和源地址字段;所述类型字段包括更改网络配量、更改串口设置或数据;目的地址字段代表串口集线器中的每一个扩展串口;源地址字段代表串口集线器中的每一个扩展串口,当上位机对串口集线器发来的数据包进行判断,判定此数据包是由哪个串口发送;
以DriverEntry函数作为虚拟驱动模块进行加载,具体包括:
(1)、先分配虚拟串口,被分配的硬件被标识它在虚拟驱动模块的控制之下;
(2)、初始化虚拟驱动模块;
(3)、使用IoCreateDevice为每一个它控制的虚拟串口创建一个设备对象,然后初始化所述设备对象:
(4)、将虚拟设备对象与Win32子系统关联,使虚拟串口可以被Win32子系统看见;
(5)、为虚拟串口设置操作例程;
(6)、将设备与中断对象进行绑定;
(7)、重复所述步骤(4)-(6),直到完成虚拟驱动模块所有的虚拟串口;
(8)、创建网络侦听子线程,开始侦听来自串口集线器的数据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多路串口通讯映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如侦听到串口集线器的数据包,对数据包进行分析,判别应该由哪个虚拟串口接受数据,之后给该虚拟串口的中断对象发送信号,告知有数据到达,数据存放在缓冲区。
在应用程序中调用虚拟串口提供的操作例程读来完成数据的读取工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程多路串口通讯映射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应用程序调用虚拟串口的操作例程写来完成数据的写操作。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远程多路串口通讯映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驱动模块由管理软件负责动态加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895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定装置及使用该固定装置的散热装置
- 下一篇:亲水性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