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厚浆型水性重防腐涂料及生产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98858.5 | 申请日: | 2009-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1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 发明(设计)人: | 姚珄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女集团制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7/12;C09D5/08;C09D163/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唐 迅 |
| 地址: | 314505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厚浆型 水性 防腐涂料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料及其生产方法,特别是一种厚浆型水性重防腐涂料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防腐涂料多为溶剂型涂料,常见的有:醇酸、丙烯酸、聚氨酯、环氧、氯化橡胶、高氯化聚乙烯等,这此涂料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在这些涂料施工中有大量溶剂挥发到大气中,对施工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而且还污染环境。随着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严格,目前环境压力正在影响全球的涂料工业。因此,减少和控制涂料中有机溶剂的释放是保护环境的一个必要措施,研发低VOC甚至零VOC的环保涂料是大势所趋。
目前采用水乳型工艺技术合成水性防腐涂料已日趋成熟,并取得一些重要成果。如日本神东公司研制的气干型水性环氧酯底漆、海洋化工研究院的厚浆气干水性底漆、及同济大学的一种水性环氧树脂涂料等。但适应厚涂施工(单道施工漆膜厚度达到120um以上)具有长效防腐蚀作用的水性防腐涂料还不多见。如日本神东公司研制的气干型水性环氧酯底漆,是以乙烯改性环氧酯乳液为主要基料,以偏硼酸钡为主要防锈颜料。它不适用厚涂施工,必须进行多道涂敷施工,这样的施工效率很低。而国内的水性防腐涂料,其原理多采用乳化剂为亲水性介质,其涂层干燥后,保留在漆膜中,由于乳化剂的存在,促进了腐蚀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漆膜的亲水性,造成漆膜的耐水性下降,使涂层易产生起泡和反锈现象,未能达到长效防腐蚀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施工固体份高,适合高压无气喷涂,单道漆涂装厚度达到120um以上,而且涂层附着力好、干燥快,有着优异的耐水性能,耐中性盐雾性达到1000h以上的厚浆型水性重防腐涂料及生产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厚浆型水性重防腐涂料,其特征是它由重量份数为30-40份的水性环氧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以含有重量份数为35-45份云母氧化铁和重量份数为15-25份磷酸锌的防锈颜料合成的。其中防锈颜料含有氧化铁或铬酸锌或铬酸钡或硼酸锌或含铅氧化锌或云母或三聚磷酸铝替。
本发明所设计的厚浆型水性重防腐涂料的生产方法,用水性环氧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以云母氧化铁或磷酸锌为防锈颜料,加入少量助剂和去离子水经研磨分散,并加入水性改性胺固化剂进行固化的得到双组份水性防腐涂料。其中水性环氧树脂是通过活性多元醇在催化剂作用下对双酚A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后用水稀释制得,形成含活性树脂的亲水链段和含环氧基树脂的憎水链段相互交替排列的水性树脂。在制取水性环氧树脂时环氧树脂重量为40-45%,活性多元醇重量为5-10%,其余为水,反应温度控制在100-120℃,反应时间为8-12小时,在反应结束加水时溶解,制成的水性环氧树脂固含量为50-52%,其中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低分子量或高分子量环氧树脂,活性多元醇是聚乙二醇或聚丙二醇或聚丁二醇及其共聚二元醇,催化剂有酸酐或路易斯酸等。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又能保证最好的生产效果,生产过程中,材料添加的重量份数分别是:水性环氧树脂30-40份,云母氧化铁35-45份,磷酸锌15-25份,助剂2-3份,去离子水3-4份,水性改性胺固化剂15-25份。防锈颜料含有氧化铁或铬酸锌或铬酸钡或硼酸锌或含铅氧化锌或云母或三聚磷酸铝或以上各种材料的混合使用;所述的助剂是BP-188B或Rheolate 2001或Mpa-1075或AQ-600或YB-405或NS-5310或W-4002或DF-37或DF-58或BYK-346或JN-WJ或以上各种助剂配合使用;所述的水性改性胺固化剂是Incorez 149或HTW-208或AB-HGF或AB-HGT或8290-Y-60或8535-W-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女集团制漆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女集团制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88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