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VDC/MA共聚PVDC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8692.7 | 申请日: | 200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0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韩金铭;陈繁荣;舒文晓;祝龙信;苏兰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电化厂 |
主分类号: | C08F214/08 | 分类号: | C08F214/08;C08K5/00;C08K5/1515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程晓明;苏 刚 |
地址: | 324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vdc ma 共聚 pvdc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PVDC组合物,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VDC/MA共聚PVDC组合物。
背景技术
聚偏二氯乙烯(简称PVDC)的主要组分为偏二氯乙烯(VDC),由于具有对称的分子 结构和疏水基氯的存在,使其有较高的结晶性和熔点,阻水、阻氧性能好,且对气体的 阻隔性不受环境湿度的影响,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军工等领域。缺点是热稳定性差, 在加工温度下极易分解脱出氯化氢,形成烯烃链,造成制品变色,同时这些烯烃链形成 许多十字形交联的网络结构,这种结构不溶于任何溶剂,也不易熔融,加工时常粘附于 螺杆表面形成碳化点,进而影响生产的连续性和薄膜的阻隔性能,特别是VDC含量越高, 成型加工时的热稳定性就越差,就越易分解变色,与其它高温熔融树脂材料(如尼龙等) 一次复合成型困难。
以偏二氯乙烯(VDC)和丙烯酸甲酯(MA)共聚制得的PVDC,主要以PVDC为中间阻 隔层,利用优异的阻隔性,将其与尼龙、聚丙烯、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等耐 磨材料、热封材料有机的结合起来,以多层共挤吹膜或共挤流延膜的形式用于中低温食 品包装,尤其是冷鲜肉的包装中。
旺多仁在《中国氯碱》2008,(10):21-25的“偏二氯乙烯共聚树脂的开发与应用” 一文中介绍了偏二氯乙烯(VDC)与丙烯酸甲酯(MA)共聚,添加增塑 剂、稳定剂、抗氧剂等多种助剂经螺杆炼塑机挤出加工制得PVDC多层共挤薄膜的方法。
刘龙孝、翁志学等在《高分子通报》1996,(2):110-114的“高阻隔材料-偏氯 乙烯悬浮共聚树脂”一文中介绍了VDC/MA的共聚方法及后处理方法。
US5030511公开了在VDC/MA共聚制PVDC的方法,并在后加工过程中加入2-乙基-己基 联苯磷酸盐以提高产品热稳定性和加工性能,US4686148、CN101306593公开了加入环氧 亚麻油、环氧大豆油等改性剂提高膜的收缩率,EP8903411公开了加入乙烯-醋酸乙烯共 聚物或焦磷酸四钠等对PVDC进行共混改性,以提高共聚PVDC加工热稳定性。
上述文献、专利报道中,有的方法通过降低VDC含量,采用低温反应(30 ℃~60℃)制得高分子量的PVDC,来提高加工热稳定性;有的方法对PVDC进行共 混改性,以提高共聚PVDC加工热稳定性;有的方法通过改变后加工过程来提高产品热 稳定性和加工性能。这些方法得到的PVDC树脂的热稳定性与加工性能虽然在一定程度 上得到了改善,但不能完全让人满意,人们希望开发出热稳定性与加工性能更加优良的 PVDC树脂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热稳定性与加工性能 更加优良的VDC/MA共聚PVDC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VDC/MA共聚PVDC组合物,按 重量份数该组合物由以下组分组成:
偏二氯乙烯单体(VDC) 88~95份
丙烯酸甲酯单体(MA) 5~12份
螯合剂: 0.005~0.02份
分散剂: 0.05~0.25份
pH调节剂: 0.03~0.12份
热稳定增塑剂: 0.30~4.0份
引发剂: 0.15~0.40份
后加工助剂 2.33~14.5份
该组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为75000~90000。
所述的螯合剂的重量份数为0.008~0.015份;
所述的分散剂的重量份数为0.10~0.20份;
所述的pH调节剂的重量份数为0.04~0.10份;
所述的热稳定增塑剂的重量份数为0.40~3.0份;
所述的引发剂的重量份数为0.25~0.35份;
所述的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过氧化十二酰、过氧化二苯甲酰、 过氧化-2-乙基己酸特丁酯;
优选的引发剂为过氧化十二酰或过氧化二苯甲酰与过氧化-2-乙基己酸特 丁酯的混合物;
所述的pH调节剂为焦磷酸钠、焦磷酸二氢二钠、磷酸氢二钠和柠檬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电化厂,未经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电化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86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射液自动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