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通量纳滤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8522.9 | 申请日: | 200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9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周勇;李兆魁;高从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71/68 | 分类号: | B01D71/68;B01D69/1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小良 |
地址: | 310012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量 滤膜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指一种高通量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纳滤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纳滤膜的截留范围在200-2000之间, 其原理与反渗透原理基本相同,但是操作压力较反渗透要低许多。纳滤膜对单价离子的截留 率要远低于对二价离子的截留,且对有机污染物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因其独特的分离特性, 纳滤膜非常适用于城市自来水的深度处理,对饮用水安全的保障有重要的意义。在纳滤膜的 实际应用中,人们十分关注使用的效费比。同等运行条件下,通量越高,截留率越高,该膜 的效费比越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的纳滤膜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效率更高,运行效果更的纳滤膜。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通量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下述步骤:
(1)以含有14-18%聚砜的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溶液组成的聚砜支撑层,放入质量浓 度为0.1-0.5%的哌嗪水溶液0.5-5分钟;
(2)经哌嗪溶液浸泡后的聚砜支撑膜用橡胶辊滚压,去除多余的溶液;
(3)然后将聚砜支撑膜与含有质量浓度为0.05-0.5%均苯三甲酰氯,质量浓度为0.2%-1% 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有机溶液接触10-300秒,其中的有机溶剂为三氟三氯乙烷、正己烷、 庚烷中的一种;
(4)再将上述膜放50-100℃的真空烘箱中保持10-15分钟,经水洗得到聚哌嗪酰胺复合纳 滤膜。
作为优选,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聚砜支撑层放入质量浓度为0.3-0.4%的哌嗪水溶液2 分钟。
作为优选,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哌嗪水溶液中含有质量浓度为0.1%的十二烷基磺酸钠。
作为优选,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步骤(3)中的均苯三甲酰氯的质量浓度为0.1-0.3%。
作为优选,上述制备方法中的步骤(3)中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分子量为200-100000。
作为优选,上述制备方法中的步骤(3)中的聚砜支撑膜与有机溶液接触时间为20-60秒。
作为优选,上述制备方法中的步骤(4)中在真空烘箱中的温度为50-100℃,干燥时间 为12-13分钟。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制备的纳滤膜,同等运行条件下,通量越高,截留率越高,该膜的 效率费用比越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例子用于阐述本发明,并不用于解释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使用含有18%聚砜的DMAc溶液组成的聚砜支撑层,放入0.4%的哌嗪(PIP)水溶液约两 分钟,其中哌嗪水溶液中含有0.1%的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经PIP溶液浸泡后的支撑膜用 橡胶辊去除正面及背面多余的溶液。然后将这种支撑膜与含有0.2%均苯三甲酰氯的有机溶液 接触30秒,其中的有机溶剂为三氟三氯乙烷;形成超薄聚哌嗪酰胺层,然后将该膜放60℃ 的真空烘箱中保持14分钟,形成聚哌嗪酰胺复合纳滤膜。
用2000ppm(百万分之一的质量浓度)的Na2SO4水溶液,在1MPa的压力下测试膜的初始 性能。所得结果如下:纳滤膜的初始脱盐率为94.79%,水通量为22.63(L/m2h)。
实施例2
使用含有18%聚砜的DMAc溶液组成的聚砜支撑层,放入0.3%的哌嗪(PIP)水溶液约一 分钟,其中哌嗪水溶液中含有0.1%的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经PIP溶液浸泡后的支撑膜用 橡胶辊去除正面及背面多余的溶液。然后将这种该支撑膜与含有0.1%均苯三甲酰氯的有机相 接触30秒,其中有机溶液中含有质量浓度为0.6%的分子量为63000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其 中的有机溶剂为正己烷;经过界面聚合反应形成超薄聚哌嗪酰胺层,然后将该膜放90℃的真 空烘箱中保持10分钟,形成聚哌嗪酰胺复合纳滤膜。用2000ppm(百万分之一的质量浓度) 的Na2SO4水溶液,在1MPa的压力下测试膜的初始性能。所得结果如下:纳滤膜的初始脱盐率 为97.06%,水通量为30.55(L/m2h)。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85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