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薄型自润滑轴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98496.X | 申请日: | 2009-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5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长盛滑动轴承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33/10 | 分类号: | F16C33/10;F16C33/12;F16C33/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4100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轻薄 润滑 轴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轻薄型自润滑轴承的制作方法,所述的轻薄型自润滑轴承呈轴套状,它以金属板为基材,基材的内壁结合有非金属的耐磨材料,在基材上制有规则排列的通孔,耐磨材料与基材的结合面有部分耐磨材料嵌合在通孔中,在轴套的表面有一合缝,制造该轻薄型自润滑轴承的特征在于包括有下列步骤:
A、非金属的耐磨材料的制备:
(1)配料:按体积百分比,包括有氟塑树脂70%~85%、固体润滑剂10%~25%和纤维增强剂5~15%;
(2)磨料、拌料:将上述各配料磨细,径粒小于30μm,混合后搅拌均匀成混合料;
(3)压料、成形:将混合料放到圆柱形的模具内,加压≥35MPa,使混合料的自然状态的体积与压缩后状态的体积比为3.8~4.2,压制成中间带孔的圆柱形坯料;
(4)烧结坯料:将坯料放入加热炉内从自然温度逐渐升至360℃→降至120℃→升至360℃→降至120℃→,一次温度升降为一个周期,连续8~10个周期,总时间72h~80h,完成烧结后从炉内取出;
(5)切削制成软带:将烧结后的圆柱形坯料,再经机械切削成厚度为0.5mm~1.2mm成片状的非金属的耐磨材料的软带;
(6)钠化处理:在软带的一个表面进行钠化处理,经钠化处理后的软带抗拉强度≥13.2MPa和断裂伸长率≥150%;
B、基材的制作:
(1)冲孔:选用金属板材,厚度为0.4mm~1.2mm,校平、去油污清洁处理后,在金属板材上冲出排布均匀的通孔;
(2)裁剪基材:将带孔的金属板材,根据轻薄型自润滑轴承中基材的高度和展开长度裁剪;
C、胶合:
(1)粘接:在软带经钠化处理的表面涂上胶粘剂;将基材冲孔中形成的毛面与有胶粘剂面的软带粘合;
(2)热压:热压机上取压力9MPa~11MPa,在180℃~190℃内加热10min~14min的条件下热压粘合有基材的软带,成复合的坯料,要求基材与软带的结合强度≥1N/mm2;
D、成形和检验、入库:
(1)修整和成形:对复合的坯料修边、倒角,再通过成形模对复合的坯料卷制成表面有一合缝的轻薄型自润滑轴承;
(2)检验、入库:对制成的轻薄型自润滑轴承进行检验,合格产品入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薄型自润滑轴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材用不锈钢板或普通碳素钢板或优质碳素钢板或铝板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薄型自润滑轴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缝与轴套轴线的夹角为0°至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薄型自润滑轴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A中所指的氟塑树脂为聚四氟乙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薄型自润滑轴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A中所指的固体润滑剂包括有二硫化钼、石墨、氮化硼、二硫化钨、铅,所述的固体润滑剂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或多种混合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薄型自润滑轴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A中所指的纤维增强剂为玻璃纤维或碳纤维或芳纤维,纤维增强剂的长径比为4∶1~6∶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薄型自润滑轴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在C步骤中的胶粘剂为Thixon300/301与稀释剂丙酮或丁酮或乙醇混合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薄型自润滑轴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C步骤中在一片软带上粘合有多片基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薄型自润滑轴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孔步骤中冲制的通孔形状为圆形或三角形或矩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长盛滑动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长盛滑动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849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射器中的比特压缩
- 下一篇:磁悬浮轴承及被悬浮起来的转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