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压旋转脱水桶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8436.8 | 申请日: | 2009-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9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董成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成勇 |
主分类号: | A47L13/58 | 分类号: | A47L13/58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霁明 |
地址: | 310004浙江省奉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压 旋转 脱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利用自助式驱动一传动机构并带动旋转机构进行脱水的装置,用于将含水物件的脱水,尤其适用于可旋转的拖把离心脱水。
背景技术
拖把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清洁工具,通常人们所使用的拖把主要由拖把杆和带有拖布条的拖把头组成,由于使用后需要将拖布条进行清洗,然后将湿的拖布条出水后再次使用,这时候就需要将清洗后湿的拖布条挤干,传统的挤干方式是人工用手拧;现在市场上出现有一种机械式压干机,它能够将湿的拖布条通过挤压方式压出水。但上述两种出水方式均存在着缺陷,如用手拧干湿的拖布条,一是弄脏手,二是工作效率低,三是劳动强度大;而采用机械式压干机对湿的拖布条进行压挤出水,一是挤干的效果差,出水不均匀,二是使用不方便,机构复杂笨重,使用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可靠,能显著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手压旋转脱水桶。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它包括有一可将含水物件加以脱水的桶体,所述的桶体内通过一根垂直布置的传动轴安置有一可旋转的脱水篮,传动轴穿过桶体的内凹底面与安装在桶体内凹底部空间的自助式旋转机构相连。
所述的自助式旋转机构包括有一固定在桶体内凹底部空间内的支撑座、一位于支撑座下方的底固定板、一位于支撑座与底固定板之间垂直安置的齿条,与齿条相连的齿条座通过一复位弹簧抵压在底固定板上;所述的齿条与安装在支撑座上的至少一组传动齿轮啮合传动后,由最后一齿轮与固连在传动轴上的单向锥形齿轮啮合。
所述的支撑座上安置有两组传动齿轮,它包括一与齿条啮合的小传动齿轮,该小传动齿轮通过同轴固连的大传动齿轮与另一组的小中间齿轮啮合,该小中间齿轮通过同轴相连的大锥形齿轮与套置在传动轴上的单向锥形齿轮啮合;所述的单向锥形齿轮是通过一单向轴承套置在传动轴上。
所述的传动轴在穿过一根套管后,其下端部通过一耐磨圈和一钢珠抵压在齿条座上并可相对转动。
所述的桶体上面两侧设置有提手,在位于脱水篮的边上、桶体内侧边上设置有防护盖;另在相对脱水篮对面的桶体上部边沿设置有倒水沟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可靠,能显著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自助式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介绍:图1、2所示,本发明包括有一可将含水物件加以脱水的桶体2,所述的桶体2内通过一根垂直布置的传动轴31安置有一可旋转的脱水篮3,传动轴31穿过桶体2的内凹底面与安装在桶体2内凹底部空间的自助式旋转机构相连。
所述的桶体2上面两侧设置有提手1,在位于脱水篮3的边上、桶体内侧边上设置有防护盖4;另在相对脱水篮对面的桶体2上部边沿设置有倒水沟槽10。
图3所示的自助式旋转机构包括有一固定在桶体内凹底部空间内的支撑座8、一位于支撑座下方的底固定板9、一位于支撑座8与底固定板9之间垂直安置的齿条5,与齿条5相连的齿条座通过一复位弹簧52抵压在底固定板9上;所述的齿条5与安装在支撑座8上的至少一组传动齿轮啮合传动后,由最后一齿轮与固连在传动轴31上的单向锥形齿轮75啮合。
所述的支撑座8上安置有两组传动齿轮,它包括一与齿条5啮合的小传动齿轮71,该小传动齿轮71通过同轴固连的大传动齿轮72与另一组的小中间齿轮73啮合,该小中间齿轮73通过同轴相连的大锥形齿轮74与套置在传动轴31上的单向锥形齿轮75啮合;所述的单向锥形齿轮75是通过一单向轴承76套置在传动轴31上。
所述的传动轴31在穿过一根导套77后,其下端部通过一耐磨圈32、开口卡圈33和一钢珠51抵压在齿条座上并可相对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成勇,未经董成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84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