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键槽式切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98392.9 | 申请日: | 2009-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0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 发明(设计)人: | 叶建群;涂祝明;陈国良;李健;高雅芬;吴伟伟;王大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02B7/10 | 分类号: | E02B7/1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小燕 |
| 地址: | 310014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碾压 混凝土 重力坝 键槽 式切缝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键槽式切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主要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
背景技术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具有大仓面碾压、连续上升和快速施工等特点,其横缝间距一般为20~30m,为直线型布置,采用切缝机现场切缝。一些建在高地震烈度区、或坝基地质条件差异性较大、或较陡岸坡等部位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通常需要通过对横缝接缝灌浆以使大坝连接成整体。考虑到碾压混凝土施工工艺和特点,如对横缝进行灌浆,其灌浆系统布置难度大,并需在横缝灌浆前需对混凝土进行二期通水冷却使混凝土达到稳定温度,从而施工工期较长,相应工程投资较大。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碾压混凝土横缝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加以改进,以解决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段间的连接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键槽式切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提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整体安全性,简化施工,节省工程投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键槽式切缝结构,具有键槽式切缝,其特征在于:所述键槽式切缝为折线形键槽,键槽槽厚h为40-60cm,键槽底宽为切割刀片长度的整数倍,且大于3m,小于5m,所述键槽式切缝内嵌2-4层化纤编织布。
所述键槽式切缝折角处两侧布置限裂钢筋,采用构造配筋,锚固长度80-120cm,间隔布置在浇筑层面上。
所述切缝为梯形键槽,其底角a为30-45度。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键槽式切缝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铺设限裂钢筋和摊铺碾压混凝土,并根据现场混凝土碾压试验确定混凝土碾压遍数,进行有振和无振碾压,一般进行八遍有振碾压和两遍无振碾压;
b、现场切缝,采用液压控制的可旋转角度刀头的切缝机按设计好的切缝形状进行切割,切缝深为2/3浇筑层厚;
c、切缝内嵌入化纤编织布;
d、缝面复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折线形切缝代替现有技术中的直线形切缝,提高了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整体的安全性,简化了施工,节省了工程投资,解决了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段间的连接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具有切缝1,其特点是所述切缝1为折线形键槽,本例中切缝1为梯形键槽,其底角a为30度。键槽槽厚h为50cm,为了方便施工,键槽底宽为切割刀片长度的整数倍,且大于3m,小于5m,所述切缝1内嵌2-4层化纤编织布。
为了防止切缝后沿键槽方向产生不规则裂缝,在切缝1折角处两侧布置限裂钢筋2,采用构造配筋,直径为25mm,锚固长度80-120cm,间隔布置在浇筑层面上。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键槽式切缝结构采用先碾后切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铺设限裂钢筋2和摊铺碾压混凝土,并根据现场混凝土碾压试验确定混凝土碾压遍数,进行有振和无振碾压,一般进行八遍有振碾压和两遍无振碾压;
b、现场切缝,采用液压控制的可旋转角度刀头的切缝机按设计好的切缝1形状进行切割,切缝深为2/3浇筑层厚;
c、切缝1内嵌入化纤编织布;
d、缝面复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83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