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涤纶拔印增效剂和它的生产方法以及加工锡、拔印原浆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98208.0 申请日: 2009-04-30
公开(公告)号: CN101545217A 公开(公告)日: 2009-09-30
发明(设计)人: 姚庆才;徐根友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华晟化学制品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D06P1/613 分类号: D06P1/613;D06P1/642;D06P1/655;D06P3/52
代理公司: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陈 红
地址: 314503浙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涤纶 增效剂 生产 方法 以及 加工 原浆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涤纶拔印增效剂和它的生产方法以及加工锡、拔印原浆,主要用于在涤纶织物上防拔染印花。

背景技术:

在涤纶织物上防拔染印花,一般认为是很难的,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日本冈本真人、平野忠男等人发明了助拔剂和加工锡之后,涤纶织物防拔染印花获得了迅速发展。八十年代末,日本、韩国相继在涤纶织物上运用了防拔染印花技术,进行了批量生产。至九十年代初,日本90%的印花布都运用了这一技术。九十年代后期,涤纶防拔染印花布,冲击了国内市场,产品不但有轻薄的仿真丝织物,还有大量的立绒织物及工业用布。

但是,在实施涤纶防拔染印花工艺中,所运用的关键性助剂——加工锡,尚依赖进口。主要是日本和韩国的产品,如:日本产的SV-1、AM-300,韩国产的拔染剂DP等,其价格相对较高。我们研制的ZSD虽然价格便宜,但质量上还存在很多问题。

涤纶织物防拔染印花技术,日本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研究得最多。拔染印花分还原剂法和碱拔染法二种,其中碱拔染法,由于染料色谱不齐全,至今没有得到推广应用。真正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的,仍然是还原剂法。在还原剂法拔染印花中,通常所使用的拔染助剂,主要是还原剂,最先对氯化亚锡、雕白粉、德古林、二氧化硫脲、朗格立脱H等还原剂研究得较多,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后,西欧倾向于使用亚磺系还原剂,如:朗格立脱H、DS等,而日本倾向于使用亚锡系还原剂,如:氯化亚锡。但是随着印花业连续高温蒸化工艺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亚磺系还原剂有些不相适应,而氯化亚锡也暴露出很多不足,不久便纷纷淘汰了。氯化亚锡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汽蒸时放出HCL气体腐蚀蒸化设备。

2.对织物有脆损、黄变作用。如果说这二个缺点在真丝织物雕印还能被勉强接受的话(因为真丝织物雕印汽蒸温度较低,一般为100-102℃)那么它在涤纶织物雕印中是行不通的。因为涤纶雕印要求汽蒸温度达到130℃(高压圆筒蒸箱)或者160~180℃(高温悬挂蒸箱),这时氯化亚锡释放的HCL气体量就比100℃左右汽蒸时要多得多,当然对织物及设备的影响也要大得多。

3.渗化严重,轮廓不清。因为氯化亚锡本身易溶于水,这在吸水性好的真丝织物印花中,问题不突出,但在涤纶织物印花中就不一样了。涤纶是疏水性纤维,易溶于水的氯化亚锡在汽蒸时会随水分子扩散而造成雕印渗化严重,轮廓不清。

4.雕白能力欠佳。氯化亚锡用于涤纶织物防拔染印花,如不作改性,随着汽蒸温度的增加,氯化亚锡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待到130℃以上时,还原能力巳下降很多。

因此,要推广涤纶防拔染印花工艺,必须找到一种能克服氯化亚锡上述缺点的拔染剂。开始时人们也试验过还原能力比氯化亚锡强、对设备腐蚀性也较小的还原剂,如德古林、吊白块、二氧化硫脲等。但上述还原剂的还原性太强,以至于花色耐雕染料缺少,同时渗化问题仍然存在。因此人们就从克服氯化亚锡的缺点着手,对氯化亚锡进行改性处理,通过涤纶拔印增效剂与氯化亚锡起反应,这就产生了加工锡。加工锡既保留了氯化亚锡防拔染印花色谱广的特点,又克服了氯化亚锡本身的缺点。但是关键助剂——加工锡不得不从韩国和日本进口。在这种情形下,浙江丝科院曾经对拔染剂加工锡ZSD进行过较深入的研究,但经供样使用发现,拔染剂ZSD存在诸多缺点,具体表现在:1、当时浙江丝科院所筛选的一套与拔染剂ZSD相适应的可拔和耐拔分散染料普遍存在价格太高、购买困难等问题,因此众多用户要求重新筛选;2、当时所制的加工锡品种单一,不适用于立绒产品的印花(底版易被雕穿);3、对某些染料有不良反应;4、加工锡ZSD本身粒子太粗,存在塞网问题。因此给推广应用带来了很大阻力。

另一方面,目前涤纶织物的防拔染印花技术也存在不少问题:1、即使应用进口加工锡,对不倒绒织物进行防拔染印花时,底版雕穿问题依然存在;2、园网印花时,粘辊塞网问题还是不能完全解决;3、印花雕白度、花色鲜艳度不理想;4、进口加工锡(韩国)贮存稳定期太短,影响了工厂的正常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涤纶拔印增效剂及其生产方法以及加工锡、拔印原浆。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涤纶拔印增效剂包括重量百分比分别为8~15%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6~10%的脂肪酸聚氧乙烯脂、10~30%有机胺以及76~45%的水。

本发明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采用重量百分比为10%的正丁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脂采用重量百分比为8%的月桂酸聚氧乙烯酯,有机胺采用重量百分比为11%的二丙胺,其余为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晟化学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晟化学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82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