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瘦肉型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7682.1 | 申请日: | 200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4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郑裕国;王亚军;胡忠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K1/16 | 分类号: | A23K1/1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美娟;冷红梅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瘦肉型 饲料添加剂 及其 应用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二羟基丙酮(DHA)、甘油、丙酮酸或丙酮酸盐(酯) 为关键组分的瘦肉型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
(二)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调整,人们对营养和健康日益重视, 特别对动物产物的品质。降低酮体脂肪、提高瘦肉率在过去几十年一直是 动物育种和动物营养学的主要目标。由于瘦肉型猪品种的培育周期长,往 往需要10~20年以上的时间。利用代谢调节剂促进动物脂肪消耗、蛋白质 沉积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使用“瘦肉精”提高瘦肉率。由于过量食 用导致的残留风险,动物日粮中禁止使用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甾醇类药 物作为生长促进剂。“瘦肉精”已经被禁止使用。CN 8610596.7专利提供 了一种从含莨菪烷生物碱类的茄科莨菪类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作为饲料 添加剂,能有效提高禽兽类的瘦肉率。CN 02145026.3专利提供了一种瘦 肉性饲料添加剂,为丙酮酸与一水肌酸混合物,其中丙酮酸盐含量为55~ 75%,能有效提高禽兽类的瘦肉率。这些饲料添加剂没有很好的得到应用 推广。目前还没有合适的绿色安全,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瘦肉型饲料添加 剂。因此,寻找新型安全的瘦肉型饲料添加剂,改善酮体脂肪和蛋白质分 配,提高动物产品品质是动物生产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羟基丙酮是最简单的酮糖,晶体呈白色,易溶于水以及乙醇、丙酮 等有机溶剂。二羟基丙酮是一种绿色安全的化学品,是人体糖代谢过程中 的三碳化合物中间产物,对人畜安全、无毒副作用。二羟基丙酮的生产过 程也是绿色环保的,采用生物催化甘油的得到。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绿色安全的瘦肉型饲料添加 剂。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瘦肉型饲料添加剂,由重量配比如下的组分组成:
二羟基丙酮 10%~50%
丙酮酸系化合物 5%~20%
甘油 0.1%~5.0%
余量为沸石粉;
所述的丙酮酸系化合物为丙酮酸、丙酮酸盐、丙酮酸酯中的一种或两 种以上的混合物。
二羟基丙酮能有效促进肝脏糖原合成,降低脂肪从头合成和随后的脂 肪沉积,降低脂肪合成速率。用作禽兽饲料添加剂,能有效提高动物的瘦 肉率,与丙酮酸(盐)同时使用时候,效果更加明显。本发明饲料添加剂 的有效成分为二羟基丙酮、丙酮酸/丙酮酸盐(酯)、甘油和沸石粉,其 提高瘦肉率的效果比仅使用二羟基丙酮和丙酮酸/丙酮酸盐(酯)二种组 分的效果要好。
所述瘦肉型饲料添加剂由重量配比如下的组分组成:
二羟基丙酮 30%~48%
丙酮酸系化合物 15%~18%
甘油 1.0%~4.0%
余量为沸石粉。
所述丙酮酸系化合物为本领域常规可用于制备饲料添加剂的丙酮酸 或丙酮酸盐/酯。优选的,所述丙酮酸系化合物为下列之一或其中两种以 上的混合物:丙酮酸、丙酮酸钠、丙酮酸钾、丙酮酸甲酯、丙酮酸乙酯。
优选的,所述瘦肉型饲料添加剂重量组成如下:二羟基丙酮48%, 丙酮酸钙18%,甘油4%,沸石粉30%。
优选的,所述瘦肉型饲料添加剂重量组成如下:二羟基丙酮30%, 丙酮酸钾15%,甘油1%,沸石粉55%。
所述的瘦肉型添加剂应用于制备家畜类混合饲料时,所述瘦肉型添加 剂质量用量为全价混合饲料的0.5%~8.0%。在生长肥育猪日粮中添加 0.5~8.0%二羟基丙酮、丙酮酸复配饲料添加剂,该饲料添加剂部分代替 日粮中的玉米粉,饲喂4~10周。0.5~8.0%饲料添加剂对生长肥育猪采 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等生长性能指标无显著影响;0.5~8.0%饲料 添加剂明显降低酮体脂肪率、提高蛋白质沉积和瘦肉率。
所述的瘦肉型添加剂应用于制备家禽类混合饲料时,所述瘦肉型添加 剂质量用量为全价混合饲料的0.1%~10.0%。在肉鸡日粮中添加0.1~ 10.0%二羟基丙酮、丙酮酸复配饲料添加剂,该饲料添加剂部分代替日粮 中的玉米粉,饲喂2~6周。0.5~8.0%饲料添加剂对肉鸡采食量、平均日 增重、料重比等生长性能指标无显著影响;0.5~8.0%饲料添加剂明显降 低酮体腹脂率、提高瘦肉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76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由蜂蜜和蜂胶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口服液
- 下一篇:一种瓜果保鲜液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