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整理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97664.3 | 申请日: | 2009-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5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绍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绍福 |
| 主分类号: | D06B3/28 | 分类号: | D06B3/28;D06B23/00;D06B23/20;F26B13/02;F26B3/10 |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蒋卫东 |
| 地址: | 312000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整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整理机,属于纺织产品后整理工序的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使织出的面料能具有弹性以及柔软性,一般都要在面料被织出后进行后整理工序,即先将织物匹装在纱洗袋内,再将装有织物的纱洗袋放入纱洗缸内对其进行加料(软油或硅油)使其变软,并对其运转,待运转完后,再放水清洗,再经工人将纱洗袋从纱洗缸内拉出,依次放入脱水机、滚动烘箱内进行脱水以及烘干,待烘干后,每个工人再将织物进行整理。通过后整理工序后,虽然能使织出的面料具有一定弹性以及柔软性,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缺陷:
一、织物在整理过程中的工序比较多,需要多个工人一起合作(一般在10人左右)才能完成,人力浪费严重;
二、织物在整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原料浪费严重;
三、织物在整理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产品的生产成本相应较高;
四、在整理过程中的织物面料必须开成小匹,严重浪费了织物面料,而且容易产生大量褶皱、死皱、砂道等次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整理机,其具有结构合理、操作简单、节约成本,能自动整理织物,并使整理后的织物具有优越的弹性、柔软性以及爽滑感,同时还能使织物具有平整美观性,可以防止织物产生大量褶皱、死皱、砂道等次品。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空气整理机,包括一机架,在机架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进布辊、出布辊,在机架内安装有供织物通过的风道,在该风道上连通有一风嘴箱,该风嘴箱的进风口与送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在风嘴箱上连接有控制其风向的汽缸,在机架上并位于送风机的进风口上还安装有散热箱。
所述在风道的上、下两方各连通有一风嘴箱,每个风嘴箱单独连有送风机以及汽缸,在机架上位于送风机的进风口上都安装有散热箱。
所述在风道的中间位置与风嘴箱连通。
所述在机架内位于风道的两边各具有一聚物箱,每个聚物箱内都安装有一用于控制汽缸运动的行程开关。
所述在聚物箱上位于风道的进、出口处设有一排拍打板。
所述风嘴箱包括一箱体,在箱体内设有一隔板,通过隔板在箱体内形成两个进风通道,隔板的一端铰接有可用于封闭其中一个进风通道的活动风板,该活动风板与汽缸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结构合理、操作简单、节约成本,能自动整理织物,并使整理后的织物具有优越的弹性、柔软性以及爽滑感,同时还能使织物具有平整美观性。使用时,织物在进布辊的作用下进入风道内,并从风道的出口处出去,送风机产生的风力带着散热箱发出的热量在通过风嘴箱后进入风道内,汽缸可以改变风嘴箱内的进风通道,进而改变其风向,促使风道内的织物在风力的作用下进行无张力来回往复运动,使织物具有优越的弹性、柔软性以及爽滑感,而且织物在风道内是平幅运行,因织物的来回往复运动主要靠风力来完成,并无外力的牵引,所以经处理后的织物不会产生褶皱、死皱、砂道等次品,具有平整美观性,进而提高织物的附价值。
另外,本发明因通过汽缸能自动整理织物,一般只要两个工人就能完成其后整理工序的工作,降低了劳动成本以及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本发明不需要大量的原料和水资源,从而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本发明在风道的中间位置与风嘴箱连通,使织物在左右两边来回往复运动的时候,织物的整体弹性、柔软性以及爽滑感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绍福,未经王绍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76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