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薄型电梯召唤盒及其按钮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7209.3 | 申请日: | 2009-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9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谢波;宗妍芳;李磊;马卫红;李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优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4 | 分类号: | B66B1/34;B66B1/46;B66B1/14;B66B3/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美平;周希良 |
地址: | 310052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型 电梯 召唤 及其 按钮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梯配件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薄型电梯召唤盒及其按钮电路。
背景技术
在电梯楼宇中,每一楼层都需装配至少一只电梯召唤盒,其用于召唤电梯的上行与下行。目前的电梯无底召唤盒的结构参见图1-5,其包括无底的壳体1、显示盖板2、按钮装置3、显示装置4。显示装置4通常包括显示模块41、PCB线路板42和电子元器43件三部分,如图4、5所示,显示模块41叠加在PCB线路板42的正表面,电子元器件43则叠加在PCB线路板42的背面。参见图5,显示装置4的总厚度为显示模块41的厚度t1、PCB线路板42的厚度t2、电子元器件43的厚度t3三者之和。而为了容纳显示装置4,壳体1的厚度必须大于t1、t2、t3之和,从而致使电梯召唤盒的总体厚度较厚。
其次,传统电梯召唤盒的按钮装置3采用独立式结构,参见图3,其包括按钮活动主体31、按钮回复件(如弹簧或钣簧)32、按钮壳体33、线路板34、按钮固定件35。现有独立式按钮存在的弊端:首先,部件较多,结构复杂,不便于安装,而且成本也高;其次,按钮回复件通常采用弹簧或钣簧,而这些回复部件都遵循胡克定律,从而使按钮在不同行程时有不同的返回力,致使手感差,且弹簧或钣簧易疲劳,使用寿命短。
按钮与显示模块间需要通过按钮电路来实现信号的传输。现有的按钮电路如图6、7所示:其中图6的电路集成于PCB线路板中,图7的电路则装配于按钮之上,两电路之间通过插座P1和P2对接四根导线而电联接。
按键电源取自控制柜,VDD为DC24V-DC32V。乘客呼梯时,按键S1吸合,此时,P1-1和P1-3导通,in端接入控制芯片的一个输入口,检测到一个高电平信号时,则认为此按钮有呼梯信号,控制芯片将呼梯信号传输给主控制器,控制器响应后回传给控制芯片一个呼梯灯信号,控制芯片接收到信号后,通过控制Out端使三极管N1导通,从而使P1-2端的电压加到P2-2和P2-4之间,点亮按钮灯LED1。
对于中间楼层,因为必须同时具备呼梯上行和呼梯下行功能,每个显示器都必须包含两个相对应的图6、7配合电路。
上述按钮电路存在的缺陷是:
1、按钮与PCB线路板之间必须通过至少3根电缆进行信号传输,而电梯召唤盒在楼宇的每个楼层中都需要配置至少1个,这样就需要很多的电缆,增加了成本;而且,安装和维修时需要连接和拆装很多电缆,不便于安装和维护。
2、按钮输入和按钮信号灯输出电源都取自控制柜直接出来的DC24V-DC32V,若电压不稳,或者有高压串入,很容易损坏按钮信号灯,甚至击穿CPU输入端口。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型电梯召唤盒及其按钮电路,其解决了现有电梯召唤盒存在厚度较厚、结构复杂、成本高及维护麻烦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优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优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72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元式膜与生物分解的农村污水处理站
- 下一篇:二冲程摩托车点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