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连续揉捻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97017.2 | 申请日: | 2009-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4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金鑫;韩先翔;马文桂;金凎生;马文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鑫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324000浙江省衢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连续 揉捻机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连续揉捻机。
(二)背景技术
揉捻是茶叶初制加工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过程,它的好坏决定了成茶品 质的优劣。目前,茶叶的揉捻原理基本相同,均是让杀青(或萎凋)叶团 在由揉桶、压盖和揉盘组成的揉捻空间中利用曲柄连杆机构带动揉桶在揉 盘上做匀速平行圆周运动,受到揉桶、压盖、揉盘、棱骨及叶团自身的多 方向力的复合作用,使其沿各自叶片主脉揉搓成紧结圆浑的条索状,同时 将叶细胞破碎,从而完成揉捻过程。揉捻机的结构也大同小异,由传动机 构、副轴装置、揉盘装置和加压装置4个主要部分组成。电动机的动力通 过减速装置和齿轮组传递到主轴上,驱动揉桶在布置有棱骨的揉盘上做旋 转运动。揉捻过程中,压力调整通过丝杆和螺母的运动控制压盖的升降来 实现。压盖的上、下浮动由弹簧控制。茶叶从揉桶的上方投入其中,揉捻 完毕的茶叶从揉盘中央的出茶门排出。
现有的自动揉捻机是在传统的筒盘结构揉捻机基础上将压盖的弹簧加 压改为恒定的气动加压,用气缸经压盖对茶叶施压,而气缸压力的大小则 由相应的电磁阀、换向阀和调压阀进行调节;对揉捻加压的力度和持续时 间的控制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加料时,压盖的上升、开启及加料 完成后的关闭和下降在机械结构上采用自驱动的立柱丝杆和螺旋槽导向结 构,且动作的顺序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为了每次投入的杀青叶数量 合理,采用了皮带称控制输送数量。为了将皮带称中的杀青叶准确的投入 揉桶中,不使其外漏,采用了接近传感器并带有磁制动的主动力装置技术; 揉捻结束为实现自动出叶,采用了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的气动回转气 缸及带有机械放大装置的自动出茶门。
由上述工作原理和结构可以得出传统揉捻机存在以下问题:
(1)揉捻质量不稳定:目前,桶盘结构的揉捻机以单机揉捻为主,投叶 无计量装置,揉捻无计时装置,加压的时机和加压时间无机电控制,完全 靠人工操作、判断,随意性很大。虽是同批杀青叶,但揉捻质量各有差异, 导致成品茶质量参差不齐。
(2)效率不高:桶盘结构的揉捻机,其上料、调整压力和下料均靠人工 操作,效率较低。同时,桶盘结构的揉捻机是间歇工作,只能一桶一桶的 揉捻,很难实现揉捻工序的连续化,工效低,揉桶透气性不好,容易形成 闷揉,茶叶容易结团,揉捻后需要增加一道工序-解块工序。
(3)不能适应流水线、自动化生产。
从上述的叙述中可以得出自动揉捻机存在以下问题:
(1)整套设备的高科技含量很高,从而成本也相应的提高;
(2)整套揉捻系统很复杂,机体庞大,对操作人员的文化素质要求很高。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茶叶揉捻质量均一、可实现 连续化生产、操作简单的茶叶连续揉捻机。
一种茶叶连续揉捻机,包括机架、揉捻装置和传动机构,所述的揉捻 装置包括进料口、揉鼓、揉盖和出料口,进料口位于揉鼓上方,出料口位 于揉鼓下方,揉鼓安装在揉盖内;
所述揉鼓由圆锥台形的上段和倒圆锥台形的下段连接构成,揉鼓上设有螺 旋导叶筋;
所述揉盖由上揉盖和下揉盖组成,上揉盖与揉鼓上段之间构成由上而下体 积逐渐缩小的初揉搓区,下揉盖与揉鼓下段之间构成体积小于初揉搓区的 揉搓挤压区,揉盖与机架固定连接;
所述揉鼓上下两端部设有纵向的转轴,机架上设有转轴固定座,转轴与传 动机构传动连接。
在茶叶的揉捻过程中,随着揉捻的进程,茶叶的体积会越来越小,为 了保持对茶叶的揉捻力度,揉捻的空间也应该随着缩小,以往是用可以升 降的压盖来解决这个问题,结构复杂,控制困难。本发明利用空间的自然 缩小解决了这个问题。以往的揉捻机需要一桶一桶的揉,实现连续揉捻很 困难,本发明适合连续揉捻,不需停顿。
进一步,所述揉鼓上段和下段之间还设有圆柱形的过渡段。圆柱形过 渡段的作用在于使原料由初揉搓区向揉搓挤压区顺利过渡。
进一步,所述揉鼓为空心结构,揉鼓内腔连通进风装置,揉鼓表面设 有若干出风孔。
进风装置可以安装在进料口端,也可以安装在出料口端。进一步,所 述的进风装置安装在出料口下方。
进一步,所述揉鼓下端部的转轴中空,转轴内腔连通进风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鑫,未经金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70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