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阳极式静电除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6915.6 | 申请日: | 200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7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郦建国;陈招妹;王贤明;徐小峰;郭峰;潘民兴;余顺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04 | 分类号: | B03C3/04;B03C3/86;B03C3/74;B03C3/47;B03C3/41;F16G13/06;F16H55/30;F16J15/1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韩 洪 |
地址: | 3118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阳极 静电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电除尘器,特别是一种带清灰刷的旋转阳极式静电除尘器, 属于大气污染治理中的烟气除尘领域。可应用于除尘装置新建设备或老设备的 提效改造上。
【技术背景】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传统的电除尘技术已无 法完全满足要求,尤其是我们这样一个特殊的燃煤大国,锅炉燃用煤种复杂多 变,至今仍对一些困难煤种的飞灰(如高Al2O3高SiO2低Na2O)用电除尘器效果 低下;许多经脱硫后的烟尘性质发生变化也给电除尘带来了新课题;使用低硫 煤或循环流化床锅炉带来的飞灰比电阻普遍增高,使得电除尘效率下降问题日 益突出;近年来,为了适应新的排放标准,许多老机组都将面临改造,由于受 场地、空间等条件的制约,利用传统的电除尘技术手段无论是效果还是经济性 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国外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发具有先进清灰技术的电除尘器,其中日本 日立公司首次研发出移动电极式电除尘技术MEEP(Moving Electrode Type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MEEP采用了移动电极结构和旋转刷来剥离粉尘 的新方式:通过链传动机构带动多个收尘极板作回转运动;同时,移动电极系 统配备了专门的刷子来清除移动电极板上的粉尘。这种移动电极式电除尘技术 能保持极板的永久清洁,减少二次扬尘,并提高除尘效率。
但是该技术还存在如下问题:
1、旋转式阳极板和阴极线之间的异极间距值选定单一,对粉尘的适应性及 电源的选用上存在问题。
2、旋转式阳极装置的从动辊两端用轴承固定,从动辊与主动辊的中心距不 能调整,而主、从链轮与传动链条之间的的磨损不可避免造成传动链条松动, 影响旋转式阳极装置的平稳运行,从而影响电场的高效稳定运行。
3、旋转刷组件中心距不能连续可调,使旋转刷组件不能始终对阳极板提供 合适的清灰力,并且旋转刷组件中心距调整时密封性不能得到保证,会引起设 备漏风,并影响灰斗保温性能和除尘灰的流动性,容易造成灰斗堵灰故障。
4、一般选用芒刺型阴极线,其电流密度分布不够均匀,对低浓度、微细粉 尘的末级电场的粉尘特性,除尘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针对性强、 适应性强、制造容易、可靠性好、使用寿命长的旋转阳极式静电除尘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旋转阳极式静电除尘器,包括旋转式 阳极装置、阴极线和安装在非收尘区域内的旋转钢刷清灰机构,旋转式阳极装 置包括主动辊、从动辊、连接主动辊和从动辊的传动链轮、传动链条、连接在 传动链条上的阳极板,所述阳极板和阴极线之间的异极间距为200mm或230mm 或260mm;所述的从动辊采用自由悬挂结构,能保证从动辊自动调心和传动链条 的自由张紧;所述旋转钢刷清灰机构包括至少一对反向旋转的清灰刷组件,每 对反向旋转的清灰刷组件的中心距连续可调,清灰刷组件的两端设置有可移动 的密封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主动辊两端装有相同相位的传动链轮,传动链轮的齿数和 节距根据异极间距值选定:异极间距为200mm的齿数为12,节距为101.6mm; 异极间距为230mm的齿数为14,节距为101.6mm;异极间距为260mm的齿数为 16,节距为101.6mm;所述传动链条采用的节距与传动链轮的节距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链条包括内链板、外链板、连接内链板和外链板的销 轴,销轴外装有内套筒和外套筒,内套筒和外套筒之间留有间隙;传动链轮的 齿形和传动链条相配。
作为优选,所述节距为101.6mm的传动链条的内节内宽为27mm。
作为优选,所述阳极板的宽度根据异极间距值选定:异极间距为200mm的 阳极板宽度为600mm;异极间距为230mm的阳极板宽度为700mm;异极间距为 260mm的阳极板宽度为800mm。
作为优选,所述阴极线为螺旋线。
作为优选,所述阳极板和阴极线之间的异极间距为200mm。
作为优选,所述阳极板和阴极线之间的异极间距为230mm。
作为优选,所述阳极板和阴极线之间的异极间距为26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69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