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源光网络主干光纤链路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6899.0 | 申请日: | 200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1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郭淑琴;安文生;朱广信;鲍卫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12 | 分类号: | H04B10/12;G02B6/35;G02B6/293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兵;黄美娟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源 网络 主干 光纤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源光网络主干光纤链路保护装置。
技术背景
无源光接入网(PON)的结构见附图1,目前PON接入网络在部 署时还没有考虑光纤的故障冗余保护,当光纤出现故障时,由于光纤 的修复时间较长,对于关键业务和用户势必造成较大影响,特别是由 于无源光网络是点到多点结构,主干光纤链路的故障将影响其下所有 用户的业务,因而主干光纤链路的保护更为重要。目前业界有提出在 光线路单元(OLT)采用光开关和2xN光分路器对主干光纤链路进行 保护(附图2),由OLT检测线路状态,但没有明确其检测方式,原 因在于光网络单元(ONU)的光发送是突发模式,并且不能保证在线(用 户可能关闭其电源),如果所有ONU下线,会被误断为光纤链路有故 障,因而无法利用ONU光发送提供可靠的光链路监测。到目前为止还 没有一种足够可靠的方式来提供PON主干光纤链路的保护。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主干链路的主 干光纤出现故障时能够确保用户业务不会因此中断,可靠性高,结构 简单的无源光网络主干光纤链路保护装置。
一种无源光网络主干光纤链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 护装置包括与所述的无源光网络的主干光纤型号相同的备用光纤,所 述的主干光纤与光纤倒换控制模块中的选择模块的一个输出接口连 接,所述的备用光纤与所述的选择模块的另一个输出接口连接,所述 的选择模块的输入端与光线路单元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所述的光纤上设有能将光信号注入光纤或将光纤中的光信号导 出的光分路复用模块,所述的光分路复用模块与一能检查光纤是否故 障的光链路检测模块连接;
所述的光纤的另一端通过一光分路环回模块与2xN光分路器的 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光链路检测模块输出的光信号输入到所述的光纤倒换控 制模块的微控制器中,所述的微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输入到所述的 选择模块的控制信号接收端;所述的微控制器中预设一光信号阈值, 当主干光纤上的光链路检测模块输出的光信号低于所述的光信号阈 值时,所述的微控制器发出信号使所述的选择模块选用备用光纤;当 主干光纤上的光链路检测模块输出的光信号高于所述的光信号阈值, 所述的微控制器发出信号使所述的选择模块选用主干光纤。
进一步,所述的光链路检测模块包括由能发射探测光的激光器及 其驱动电路组成的发射模块,和由能进行光电转换的光电探测器、电 流放大器以及模数转换电路组成的接收模块,所述的接收模块的输出 端为所述的光链路检测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的发射模块的输出信号与 所述的光分路复用模块的注入端连接,所述的光分路复用模块的导出 端的输出信号输入到所述的接收模块中。
进一步,所述的选择模块为二选一的光开关。
进一步,所述的光分路复用模块为光波分复用器。
进一步,所述的光分路环回模块为能将探测光反射环回、对其它 波长光透射的光波分器件。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是:由发射模块发出检测光(可选1550nm或 1610nm等波长,避开信号波段1310nm和1490nm),检测光通过光分路复 用模块的注入端注入到光纤中,当检测光遇到光分路环回模块后被反 射回来,反射回的检测光经过光分路复用模块的导出端输入到光链路 检测模块,光电探测器将接收到的检测光进行光电转换,并将所得的 电信号输入到电流放大器中放大,再输入到模数转换电路进行数字变 换得到相应数字化的光功率值,然后将所得光功率值输入到微控制器 中与光信号阈值比较,若主干光纤输出的检测光功率低于光信号阈值 (可基于光链路衰耗预算得出),则认为主干光纤出现故障,微控制 器发出信号将光链路倒换到备用光纤,直到主干光纤输出的检测光功 率再次高于光信号阈值,则认为主干光纤已修复,微控制器发出信号 将光纤链路倒换回主干光纤。
本发明具有在主干链路的主干光纤出现故障时能够确保用户业 务不会因此中断,可靠性高,结构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无源光接入网(PON)的结构图
图2是现有PON主干光纤链路保护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光分路复用功能模块和光分路环回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3、4,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68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