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容器的夹持输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96820.4 | 申请日: | 2009-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0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 发明(设计)人: | 史正;吉永林;侯高强;胡明伟;周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中亚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7C3/24 | 分类号: | B67C3/24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晓春 |
| 地址: | 310011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容器 夹持 输送 装置 | ||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灌装设备的容器夹持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灌装设备中,直线式输送大多用于下小上大或上部有凸沿的杯状 容器输送。应用于这些直线式输送的装置采用固定的模架,利用杯状容器的形状 特点,容器被从上方放下,放置在模架上,依靠输送机构直线输送并在输送区段 的某一位置被灌装,然后再被直线输送至容器移出工位,被从模架上方取走。但 这种装置的局限性大,不适合柱状容器,比如瓶子。故此,目前所见的瓶子灌装 设备多为转盘式圆弧输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容器的夹持输送装置,其能够对包括 瓶子在内的多种容器进行直线输送。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以 下结构:
1)、循环输送机构,所述循环输送机构提供有一段直线输送区段;
2)、被循环输送机构所输送的可开合的容器夹持机构;
3)、容器夹持的开合机构,所述开合机构使所述容器夹持机构在第一工作位 和第二工作位开合,所述第一工作位为处于直线输送区段上的接纳容器工作位, 所述第二工作位为处于直线输送区段上的移出容器工作位。
由于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能采用直线输送的方式输送包括瓶子在 内的多种容器,应用于灌装设备,提高灌装设备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其右边半幅显示瓶子未被提升而由本输送装置输 送时的状态,其左边半幅显示处于第一工作位或第二工作位的容器夹持机构被提 升而处于接纳瓶子或准备移出瓶子时的状态。
图2为本发明容器夹持机构的俯视图,其右边半幅显示容器夹持机构未被 打开时的状态,其左边半幅显示处于第一工作位或第二工作位的容器夹持机构在 被打开而接纳瓶子或准备移出瓶子时的状态。
图3为本发明为容器夹持机构的开合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循环输送机构与容器夹持机构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发明包括以下结构:循环输送机构和被循环输送机构所输送的 可开合的容器夹持机构。所述循环输送机构提供有一段水平直线输送区段,所述 容器夹持机构在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开合,所述第一工作位为处于水平直线 输送区段上的接纳容器工作位,所述第二工作位为处于水平直线输送区段上的移 出容器工作位。本实施例的循环输送机构采用链条输送机构,附图标号1为链条, 它的上层为水平直线输送区段,第一工作位处于水平直线输送区段的起点,第二 工作位处于水平直线输送区段的终点,链条在第二工作位之后向下回转,循环往 复带动容器夹持机构运动,所述装置在链条的下层下方可设置容器夹持机构的托 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器夹持机构为一对可开合的模板2a、2b,采用这种结 构作为容器的载体,能够大幅降低制造成本,使得可针对不同形状的容器分别制 作模板,对于不同形状的容器,只需更换不同的模板,扩大了使用范围。所述一 对模板的相对面分别设有一个或排列设有多个用于夹持容器的夹口20,该夹口 的形状一般针对容器的颈部,本实施例以瓶子100为例,夹口20的形状针对瓶 子100的颈部;在模板2a、2b处于分开状态时,可放入或移出瓶子;在模板2a、 2b合拢后,模板2a的夹口20和模板2b的夹口20将瓶子的颈部夹住。
在循环输送机构上可排列设有多个容器夹持机构,即沿着输送机构的循环方 向,模板2a、2b成对地相邻排列设置,将整个输送机构排满。以提高输送效率 和整个灌装机的效率。
本发明还设置容器夹持机构的开合机构,使所述容器夹持机构在第一工作 位和第二工作位开合以接纳瓶子和移出瓶子。本实施例中,所述容器夹持机构为 在循环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上前后开合的容器夹持机构,所述开合机构为使容器 夹持机构在此方向上前后开合的开合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中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中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68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湿法制备水溶性油墨专用纳米碳酸钙的方法
- 下一篇:刹车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