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氯乙基甲醚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96735.8 | 申请日: | 2009-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3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朱锦桃;姚国新;宋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43/12 | 分类号: | C07C43/12;C07C41/2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介梅 |
地址: | 310018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基 甲醚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染料中间体的合成方法,更具体地说是一种2-氯乙基甲醚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2-氯乙基甲醚(英文名(2-chloroethyl methyl ether)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合成染料分散蓝301的中间体(《化工时刊》,2000,(6),32-34),同时可作为基础的有机合成试剂,在农药、医药和有机合成等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作用。
关于2-氯乙基甲醚的合成,曾有相关的报道。Takeuchi Hiroshi等(《JournalofPhysical Organic Chemistry》,1995,8(2),121-6)在X-型硅酸盐的作用下,氯乙醇与溶解在苯中的重氮甲烷反应制得2-氯乙基甲醚。该方法的缺点是重氮甲烷高致爆性,难以规模化生产。
胡爱珠等(《化工时刊》,2000,(6),32-34)报道了以氯乙醇为原料,在适当的碱性水溶液环境下,通过滴加烷基化试剂硫酸二甲酯,发生选择性单甲氧基化反应,制得2-氯代乙基甲醚。该方法的缺点是氯乙醇在碱性环境下易发生水解生成乙二醇或脱HCl生成环氧乙烷,从而使产率下降,而且硫酸二甲酯有剧毒,工业操作环境恶劣。
醇羟基转变成为氯代烷经典的方法为醇与适当过量的氯化亚砜回流而得,但如果分子中同时有烷氧基存在时,因为氯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的氯化氢可能对该分子有破环作用,故往往有较为严重的副产物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成本低,安全性好,收率较高,易于工业化生产的合成2-氯乙基甲醚的方法。
本发明的合成2-氯乙基甲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装有尾气吸收装置的容器中加入有机溶剂,同时加入N,N-二甲基苯胺类催化剂和乙二醇甲醚,冰浴搅拌下滴加二氯亚砜,N,N-二甲基苯胺类催化剂:乙二醇甲醚:二氯亚砜的摩尔比为0.005~0.15:1:0.5~3,室温下搅拌1小时后,先升温至30~40℃反应4小时,再于50-70℃下充分反应。反应完毕,将混合液倒入碱液中,调节混合液的PH在7~9之间,分出有机层,水层用有机溶剂萃取,合并有机层,合并后的有机层依次用碱液、蒸馏水洗涤,用干燥剂干燥,常压下蒸馏或精馏。
本发明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本发明合成方法中,有机溶剂用来稀释反应体系,缓和氯化条件。所说的有机溶剂为正己烷、环戊烷、正庚烷、环己烷等饱和烷烃;也可以是石油醚、苯、甲苯、二甲苯等;还可以是卤代烷如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等;又可以是极性大的溶剂如乙酸乙酯、甲酸乙酯、丙酸乙酯等酯类,丙酮或丁酮等酮类。
本发明合成方法中,所说的乙二醇甲醚可以是商品化的乙二醇甲醚,也可以是含有一些对主反应惰性的组分之乙二醇甲醚。
本发明合成方法中,所说的N,N-二甲基苯胺类催化剂为N,N-二甲基苯胺、N,N-二甲基对甲苯胺、N,N-二甲基间甲苯胺、N,N-二甲基邻甲苯胺、N,N-二乙基苯胺、N,N-二乙基对甲苯胺、N,N-二乙基间甲苯胺、N,N-二乙基邻甲苯胺、N,N-二异丙基苯胺或N,N-二丁基苯胺。
本发明合成方法中,优选N,N-二甲基苯胺类催化剂:乙二醇甲醚:二氯亚砜的摩尔比为0.015:1:1.1。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文献报道2-氯乙基甲醚的合成多以氯乙醇为原料,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乙二醇甲醚为原料,经过氯化反应,可以方便经济的得到2-氯乙基甲醚。本发明避免了氯乙醇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减少了对有毒溶剂的使用。同时乙二醇甲醚相比于氯乙醇更加廉价、易得。
2)本发明方法以N,N-二甲基苯胺类为催化剂,在较低的温度之下有效地催化氯化反应,避免了副反应的发生。同时该类化合物往往比催化剂吡啶更加便宜。
3)本发明方法采用惰性溶剂以稀释反应体系,缓和氯化条件,进一步地限制副反应。
4)本发明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产品收率较高,有较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67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