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节油智能管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6104.6 | 申请日: | 2009-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4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韩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三浪环球车辆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5/077 | 分类号: | B60K15/077;G01F2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传国 |
地址: | 3157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油 智能 管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按容积进行测量的装置技术领域,同时涉及不同人使 用同一车量的分别计量油耗的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公交车系统常采用分时轮换方式几个人共同使用一辆车,按同一 路线行驶;由于每个人使用状况不同,耗油量也不等,为了鼓励节油, 需区分油耗的高低;如果采用高精度流量计,则能满足车辆满负荷要 求的,不能满足小负荷和车辆怠速时油耗计量,反之亦然,即流量计 测量范围太窄,不能满足车辆运行油耗要求;因此,目前尚没有合适 的管理方法,这对于驾驶技术高,能采取节油措施的司机来说就显得 不公平,又不能在每次交接班时把车中油箱排空计量,为了管理中能 根据驾驶员的实际耗油来实施奖惩,本申请人曾提出一种“车用节油 智能管理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申请号:200820121756.1;它 包括油箱,油箱内的油缸,以及液面器;油缸下端与气动系统相联接; 所说的液位器连接液位电路板,液位电路板和气动系统中的电磁阀均 与驾驶室中的指示仪表连接;油缸上端一面通过进油单向阀与车辆主 油箱相连,另一面通过出油单向阀与油箱联接,油箱则与发动机输油 泵连接;油缸内的活塞联接弹簧,通过该弹簧分别控制进、出油单向 阀;当电磁阀根据液位指示而开启,经气动系统的气压将油缸顶起, 弹簧被压缩;油缸中的油经出油单向阀进入油箱,供给车辆发动机输 油泵;当弹簧压缩到位,电磁阀换向,气体排向大气;此时弹簧复位, 随着弹簧的复位,进油单向阀打开,而出油单向阀关闭,车辆主油箱 中的油进至油缸,完成了一个循环;每一次供油的排量预先设定,这 样根据电磁阀动作的次数就能显示用油量;考虑到每次换班时油箱中 的存油量与上一班留下的存油量之差,此时可由液位器的指示确定; 该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耗油计量问题,使得节油的智能管理能顺利实 施;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油箱内设置的液位器因车辆行驶的颠簸, 致使液位器不能准确指示液位,从而影响到电磁阀的正确启动,造成 油耗计量的不精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车用节油智 能管理装置,使得油箱内设置的液位器不因车辆行驶的颠簸而造成油 耗计量的不精确,真正实现耗油测定系根据驾驶员的实际耗油量来计 算,以提升管理水平,做到公平合理,鼓励节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车用节 油智能管理装置,包括油箱,油箱内的油缸,以及液面器;油缸下端 与气动系统相联接;所说的液位器连接液位电路板,液位电路板和气 动系统中的电磁阀均与驾驶室中的指示仪表连接;油缸上端一面通过 进油单向阀与车辆主油箱相连,另一面通过出油单向阀连接油箱,油 箱则与发动机输油泵连接;油缸内的活塞联接弹簧,通过该弹簧分别 控制进、出油单向阀;其特征是,所说的液位器外周套设栅格状透孔 壁的圆筒形套筒,以保护液位器不受油液的直接冲击;该套筒与油箱 相固定。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车用节油智能管理装 置,使得油箱内设置的液位器不因车辆行驶的颠簸而造成油耗计量的 不精确,真正实现耗油测定系根据驾驶员的实际耗油量来计算,以提 升管理水平,做到公平合理,鼓励节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箱,2、弹簧,3、油缸,4油缸顶盖,5、电磁阀, 6、进油单向阀,7、出油单向阀,8、通油孔,9、活塞,10、液位器, 11、套筒,12、液位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车用节油智能管理装置,包括油箱1、 油箱内设置的油缸3和液位器10;油缸3与气动系统相联接;所说 的液位器10连接液位电路板12,液位电路板12和气动系统中的电 磁阀5均与驾驶室中的指示仪表连接;所说油缸3内的活塞9联接弹 簧2,弹簧顶住油缸顶盖4,油缸顶盖上设置有通油孔8,该通油孔8 与进、出油单向阀6、7相连接,进、出油单向阀联接电磁阀5,其 中进油单向阀6与车辆主油箱相连,出油单向阀7连接油箱1,而油 箱与发动机输油泵相连;其特征是,所说的液位器10外周套设栅格 状透孔壁的圆筒形套筒11,以保护液位器不受油液的直接冲击;该 套筒11与油箱1相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三浪环球车辆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三浪环球车辆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61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用途卷取炉
- 下一篇:空调器进液管或出气管的改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