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量线形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95287.X | 申请日: | 200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8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沈烈;李新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介梅 |
地址: | 31002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 线形 聚合物 分子量 分布 方法 | ||
1.测量线形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用流变仪进行动态频率扫描,测出线形聚合物在熔融状态下的动态储存 模量G′(ω)和动态损耗模量G″(ω);
2)在仪器测试范围内,如果动态损耗模量G″(ω)出现峰值,用式(1)计算 聚合物的第一平台模量
式中,ω是测试频率。ωpeak是G″出现峰值时对应的频率;
如果动态损耗模量G″(ω)未出现峰值,用Maxwell-wiechcert模型拟合测量 得到的动态储存模量G′(ω)和动态损耗模量G″(ω):
式中,Gj0、τj是参数;
再用式(4)计算聚合物的第一平台模量
3)将第一平台模量代入式(5)、式(6),得到聚合物相对分子量的重量 积分分布函数I(M)
式中λ为任意值;
4)取λ任一值,得聚合物相对分子量的重量积分分布曲线,然后对积分曲 线进行微分,得到聚合物相对分子量的重量微分分布曲线,按式(7)对聚合物 相对分子量重量微分分布曲线计算,得到一个相对重均分子量
式中:W(M)为质量分数,M为分子量
5)定义校准因子S如下:
式中为采用GPC、零切粘度法、光散射法、超速离心沉降速度法或电子显微 镜法得到的重均分子量;
将步骤4)所得的聚合物相对分子量重量微分分布曲线横坐标扩大S倍,最 终得到聚合物的分子量重量微分分布曲线,即为该线形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528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