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钻自动取放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95201.3 | 申请日: | 2009-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0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凌丰;彭铁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5J3/00 | 分类号: | B25J3/00;B25J15/06;A44C27/00;F16H37/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介梅 |
| 地址: | 31002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钻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钻自动取放装置,可以对不同大小的水钻实现准确拿取和放置。尤其适用于饰品行业点钻工艺中某些特殊形状水钻的取放。
背景技术
一般现有的水钻取放装置,多数需要人工操作。在水钻拿取时,需要操作人员对待取水钻进行大小的判断,然后通过操作相应的工具利用手、脑、眼实现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位和拿取。由于饰品装饰用水钻大多为小型,在水钻拿取时对操作人员手部的灵活性要求很大,同时对其视觉要求也较高,人工操作时容易由于手部的抖动而发生取钻失误,取钻速度不高。同样在点钻时,需要把拿取后的水钻置入饰品底座上的空台中,由于水钻和空台体积都很小不容易定位;而且水钻与空台之间依靠胶水粘结,一旦操作失误会造成胶水溢出,影响饰品美观。而且整个操作过程主要依靠操作人员手部的灵活性完成,水钻的拿取和放置速度缓慢且可靠度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靠度较高的,可对特殊形状、不同大小的水钻进行准确拿取和放置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水钻自动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水钻取放机构,一个上下移动机构以及一个传动机构;
传动机构包括:机座,机座上安装有竖直的同心式内转轴和外转轴,机座腔体中设置有一个槽轮主动轮、两个槽轮从动轮以及两组传动齿轮,内转轴的顶部连接有凸轮,外转轴外围中部刚接一横板,横板上开有四个通孔,内转轴和外转轴之间用棘轮连接,槽轮主动轮与两个槽轮从动轮啮合,两个槽轮从动轮分别与两组传动齿轮啮合,一组传动齿轮与连接在内转轴上的齿轮啮合,另一组传动齿轮与连接在外转轴上的齿轮啮合;
两个水钻取放机构结构相同且关于装置轴线呈对称布置,每个水钻取放机构包括空心杆、推杆、弹簧、“[”形铁丝、紧固弹簧和吸嘴,空心杆顶部有一上端圆柱,空心杆侧面开有一竖直槽,竖直槽延伸至空心杆腔并与空心杆腔连通,上端圆柱顶端固接有一圆柱杆,圆柱杆穿过第一支撑弹簧和横板通孔与导向杆刚接,使得取放机构能够被第一支撑弹簧支撑于横板上,空心杆腔两壁分别开有吸气孔和压气孔,吸气孔位于压气孔上方,推杆置于空心杆腔内,推杆具有轴向气体流道,推杆的顶部固接一挡块,挡块上开有横向贯通的通气孔,气体流道与通气孔连通,弹簧置于空心杆腔内,其上端抵住空心杆腔上壁,其下端抵住挡块,推杆外表面开有环绕导向块的导向槽,“[”形铁丝置于竖直槽中,其一端用紧固弹簧与上端圆柱固定,另一端为自由端,放置于导向槽内,吸嘴与推杆下端相连,吸嘴的中心孔和推杆的气体流道连通;
上下移动机构包括两根与水钻取放机构的圆柱杆相连的导向杆,连接在内转轴的顶部的凸轮和两根第二支撑弹簧,两根导向杆下端分别穿过第二支撑弹簧和横板的通孔,第二支撑弹簧的一端抵住横板,另一端抵住导向杆的凸台,两根导向杆顶部连接有滚轮,滚轮在第二支撑弹簧的作用下与凸轮紧密接触。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气体通断实现对水钻的吸取或放置,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吸嘴下端的锥形腔可以实现水钻的精确取放,置钻时水钻不易发生偏斜。由于吸嘴和水钻取放机构受力时都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在水钻取放时能避免水钻受损伤。且合理安排好待取水钻移动到取放机构下端的时间间隔就可以实现水钻的连续取放,而且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可靠,适合对不同大小的水钻进行自动取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水钻自动取放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水钻取放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推杆上的导向槽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机座中的传动机构示意图。
图中:1.吸嘴,2.推杆,3.空心杆,4.吸气孔,5.紧固弹簧,6.竖直槽,7.“[”形铁丝,8.上端圆柱,9.圆柱杆,10.弹簧,11.气体流道,12.导向槽,15.挡块,16.凸轮,17.滚轮 18.导向杆,19-1.第一支撑弹簧,19-2.第二支撑弹簧,20.导向块,21.横板,22.内转轴,23.外转轴,24.传动齿轮,25.槽轮主动轮,26.槽轮从动轮,27.槽轮从动轮,28.棘轮,29.压气孔,30.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附图,本发明的水钻自动取放装置,包括两个水钻取放机构,一个上下移动机构以及一个传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52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橡胶组合物以及使用其的轮胎
- 下一篇:包含共聚醚酯弹性体的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