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丛生竹分蘖移栽培育营养钵苗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4895.9 | 申请日: | 200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7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向明欢;刀定伟;李荣;杨植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勐象竹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9/10;A01G13/02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66200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丛生 分蘖 移栽 培育 营养 方法 | ||
1.一种大型丛生竹分蘖移栽培育营养钵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分蘖时节、时间:当年2月-5月份埋秆、埋节的丛苗,6月-11月份便进行分蘖移栽,培育容器苗;
(2)、适宜上袋材料的选择与修剪:对植株进行适时切分移栽,选择植株根系发达,枝叶生长良好,单杆地径≥0.8cm,无开花现象,无病虫害的苗丛;取苗前3-4天对已确认符合分株条件的植株进行断顶,保留苗高50-70厘米,上袋材料修剪掉多余侧枝;
(3)、取苗前浇水:取苗前浇透水,确保取苗时能带宿土,提高苗木上袋成活率;
(4)、准备工作:(a)、工具的准备:不同型号凿子、锄头、枝剪、木槌、背箩/苗筐;(b)、基质土和遮荫设施的准备:在进行分蘖前准备好营养基质土,以及搭设适宜的大棚,并在其下加设密封的白色聚乙烯薄膜小拱棚和遮荫防风设施;
(5)、切分:用锄头在选好的合格丛两侧挖开宿土,再用凿子将连接点处的宿土扒开,露出连接点,找准连接点后将凿子放在连接点处,用木槌敲击,尽量一次性切断;确定连接点已切断后用凿子将发散的根系于植株周围垂直切断,带上宿土,待根系完全切断后,用凿子把苗连宿土撬起,放在荫凉、避风处;
(6)、保湿:取苗后及时用苗筐容器运至上袋场地,并进行叶面淋水保湿;
(7)、容器移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丛生竹分蘖移栽培育营养钵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棚为:高2米,遮荫材料为遮荫度60%-80%的黑色聚乙烯 遮阳网,冬季则以厢为单位搭设遮荫度50%的黑色聚乙烯遮阳网大棚,并在其下加设密闭白色聚乙烯薄膜小拱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丛生竹分蘖移栽培育营养钵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袋材料修剪掉多余侧枝是:于主侧枝第一节以上2厘米处剪断,主秆每节保留小侧枝1-2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丛生竹分蘖移栽培育营养钵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移栽是:根据苗植株蔸部大小,选择适合型号的育苗容器;将取出的竹苗放入装有三分之一基质土的营养钵中,苗株应植于钵正中心,切勿使苗木根尖朝向杯口方向;然后装入营养土至三分之二位置轻轻压实,再将营养钵装满至于杯口持平,取苗后及时进行移栽;上袋移栽完毕,及时浇透定根水。
5.一种大型丛生竹分蘖移栽培育营养钵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应用于牡竹属的龙竹(Dendrocalamus giganteus)、云南龙竹(Dendrocalamus yunnanicus)、金平龙竹(Dendrocalamus penculiaris)勃氏甜龙竹(Dendrocalamus brandisii)、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版纳甜龙竹(Dendrocalamus hamiltonii)、小叶龙竹(Dendrocalamus barbatus)、巨龙竹(Dendrocalamus sinicus)竹种的埋秆、埋节丛苗切分培育容器苗;
具体步骤是:
1)、分蘖时节、时间
一般当年2月-5月份埋秆、埋节的丛苗,6月-11月份便进行分蘖移栽,培育容器;取苗时间为早7:00-10:00,下午4:00-7:00;
2)、适宜上袋材料的选择与修剪
对植株进行适时切分移栽,选择植株根系发达,枝叶生长良好,单杆地径≥0.8cm,无开花现象,无病虫害的苗丛;取苗前3-4天对已确认符合分 株条件的植株进行断顶,保留苗高50-70厘米;上袋材料修剪掉多余第一节以上2厘米处剪断侧枝,主秆每节保留小侧枝1-2枝;
3)、取苗前浇水
取苗前浇透水,确保取苗时能带宿土,提高苗木上袋成活率;
4)、准备工作
4.1、工具的准备:凿子、锄头、枝剪、木槌、背箩;
4.2、营养土和和遮荫设施的准备
在进行分蘖前准备好营养基质土,以及搭设适宜的大棚,大棚高2米,遮荫材料为遮荫度75%的黑色聚乙烯遮阳网,冬季则以厢为单位搭设遮荫度50%的黑色聚乙烯遮阳网大棚,并在其下加设密封白色聚乙烯薄膜小拱棚,遮荫防风设施;
5)、切分
用锄头在选好的合格丛两侧挖开宿土,再用凿子将连接点处的宿土扒开,露出连接点,找准连接点后将凿子放在连接点处,用木槌敲击,尽量一次性切断;确定连接点已切断后用凿子将发散的根系于植株周围垂直切断,确保带成团的宿土,待根系完全切断后,用凿子把苗连宿土撬起,放在荫凉、避风处;
6)、保湿
取苗后及时用苗筐等容器运至上袋场地,并进行叶面淋水保湿;
7)、容器移栽
根据植株蔸部大小,选择适合型号的育苗容器;将取出的竹苗放入装有三分之一营养土的营养钵中,苗株应植于杯正中心,沿杯壁理顺根系;然后装入营养土至三分之二位置轻轻压实,再将营养钵装满土与杯口持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勐象竹业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勐象竹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489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纺织废水处理及回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燃气火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