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治水稻条斑病害及促生作用的生物制剂及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94763.6 申请日: 2009-07-24
公开(公告)号: CN101617691A 公开(公告)日: 2010-01-06
发明(设计)人: 姬广海;魏兰芳;马改转;陈兴全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N63/02 分类号: A01N63/02;A01P3/00;A01P21/00
代理公司: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明哲
地址: 650201云南***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具有 防治 水稻 病害 作用 生物制剂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害的生物制剂及其应用,属生物农药技术 领域。

背景技术: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Xanthomonoas oryzae pv.oryzicola)简称条斑病,广泛分布于 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国内主要分布于华南、华中、西南等地区,是我国继稻瘟病、 纹枯病和白叶枯病后的第四大水稻病害,也是我国水稻上重要的检疫性病害。由于近年 来感病的水稻品种特别是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南繁和种子调运等,致使该病逐步 传播蔓延,病区不断扩大,现已成为我国南方稻区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发生时,蔓延 迅速,导致稻叶变黄枯死、空秕粒增多、产量下降,一般减产15%-25%,严重时可达 40%-60%,该病严重的威胁着水稻生产。

目前,生产中还没有控制水稻条斑病的特效化学药剂。如我国目前防治水稻条斑 病等细菌性病害的主要药剂为有机铜类杀菌剂(龙克菌、噻森铜等)和抗菌素类农药(中 生菌素等),它们在高效、经济、安全性方面均不够令人满意;同时长期大规模使用该 类化学药剂,使病原菌对该类药剂产生了抗药性。另外,由于滥用化学农药,导致了 化学农药在自然界和食物链中长期残留,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社会公害 等严重后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药残留等农产品品质问 题和农产品的产量问题已经成为当今我国农业发展的两大主要问题,特别是农药残留 等药害问题已经引起了几乎全体国民的忧患意识。

而微生物农药具有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毒副作用小、对环境兼容性好等特点,在 控制植物病虫害方面倍受青睐。特别在人类环保意识增强的今天,采用高效、无毒、 安全无残留、使用简便的微生物农药替代目前副作用大的化学农药已逐步成为世界各 国的共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高效、无毒、安全无残留、使 用简便的防治水稻条斑病及有促生作用的生物制剂。一种具有防治水稻条斑病害及促 生作用的生物制剂,该生物制剂的生产菌株为抗生素溶杆菌(Lysobacter ginsengisoli) YFY02,保藏号CGMCC NO:2403。其生产过程的步骤是:(1)固体发酵:包括试 管种培养、菌种摇床扩大培养、固体发酵制备生物制剂;(2)液体发酵:包括试管种 培养、菌种摇床扩大培养、液体发酵制备生物制剂;通过液体或固体培养,获得包括 细菌菌体培养物,通过液体发酵生产,加入润湿剂、展着剂,或与吸附载体按一定比 例混合后,经过滤、浓缩、粉碎和晾干,制备成液剂或可湿性粉剂。该生物制剂可在 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害中应用。也可在水稻促生中应用。

本发明采用的生防细菌为抗生素溶杆菌YFY02(Lysobacter ginsengisoli),保藏单 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中国.北京.中关村;保藏 日期:2008年3月17日;保藏号CGMCC NO:24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抗生素溶杆菌YFY02(Lysobacter ginsengisoli)的研究,开发 出一种高效、无毒、安全无残留、使用简便的防治水稻条斑病的生物制剂。

抗生素溶杆菌YFY02(Lysobacter ginsengisoli),系本发明人于2006年发现的一个国 内未见报道,可用于水稻条斑病生物防治的新种。

本发明的生产菌株抗生素溶杆菌YFY02(Lysobacter ginsengisoli),分离自云南 省富源县竹园镇的玉米根际,经形态学、培养性状、常规生理生化和Biolog全自动鉴 定系统测定,该生防细菌为抗生素溶杆菌(Lysobacter ginsengisoli)的一个新菌株。

该菌株具有以下特征:

(1)菌落圆形,不透明稀液状,培养初期为暗黄色,后期转为棕褐色或黑褐色菌落, 菌体长杆状。

(2)该菌株抑菌谱广、抑菌能力强,可在水稻叶面和马铃薯、魔芋等作物的根际定 殖。对一些细菌性病害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其中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oas  oryzae pv.oryzicola)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平均为14.0-26.0mm。另外,该菌 株除了活菌抑菌效果较好,其代谢产物粗提物的抑菌活性也很强,对一些细菌病害都 有很好的抑菌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47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