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珍稀濒危植物漾濞槭种子育苗和栽培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94703.4 申请日: 2009-07-09
公开(公告)号: CN101595831A 公开(公告)日: 2009-12-09
发明(设计)人: 尹擎;孙卫邦;陈又生;罗桂芬;但国丽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31/00 分类号: A01G31/00;A01C1/00;A01C1/08;A01C1/06
代理公司: 云南协立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谢 嘉
地址: 650204***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珍稀 濒危 植物 漾濞槭 种子 育苗 栽培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珍稀濒危植物漾濞槭种子育苗和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漾濞槭(Acer yangbiense)于2002年在中国云南省大理州苍山西坡漾濞县石钟村马鹿塘村民的自留山灌木林中被发现,目前,在野外仅存4株,其中一株还为砍伐后的萌发植株,较大的两株已能开花。漾濞槭被确认为是世界上最稀有和濒危的物种之一,对它进行保育,扩大种群数量是拯救该物种的最基本条件。只有培育出一定量的植株才能对其进行保护生物学、环境生物学等的研究,最终为该物种回归自然,实现种群重建提供物质基础、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迄今,现有技术中没有涉及珍稀濒危植物漾濞槭种子育苗和栽培方法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珍稀濒危植物漾濞槭种子育苗和栽培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珍稀濒危植物漾濞槭种子育苗和栽培方法,取漾濞槭种子,净种后,用0.05%的高锰酸钾液消毒10分钟,然后用80%的代森锌(Zineb)可湿性粉剂拌种,然后进行保湿贮藏催芽,待种子开始萌发及时播种至栽培基质中。

催芽采用湿沙拌种后放置在3-8℃环境或者湿珍珠岩拌种后置5℃环境或者湿珍珠岩拌种后置0℃环境或者湿珍珠岩拌种后置-18℃环境下,而且每月2次将种子取出,每次放置在变温成15-20℃温度环境中8小时。

催芽优选的条件是采用湿珍珠岩拌种后放置在5℃温度环境中,催芽过程中,每月两次取出种子进行变温处理,每次在15-20℃温度环境中放置8小时。

栽培基质选择体积比的泥炭∶蛭石∶腐叶土∶红壤∶有机肥=1∶1∶1∶1∶1或者泥炭∶珍珠岩∶腐叶土∶红壤∶有机肥=1∶1∶1∶1∶1或者泥炭∶红壤∶腐叶土∶有机肥=1∶1∶1∶0.5或者腐叶土∶红壤∶有机肥=0.5∶1∶0.5或者红壤∶腐叶土=3∶1。

栽培基质优选的配方是体积比为泥炭∶珍珠岩∶腐叶土∶红壤∶有机肥=1∶1∶1∶1∶1的配方。

本发明的具体的方法可以归纳成:取漾濞槭种子,阴干后,搓揉除去种翅以及杂物得纯净种子,放入0.05%的高锰酸钾液中消毒10分钟,再用80%的代森锌Zineb可湿性粉剂拌种后放置在5℃环境中催芽,催芽过程中,每月两次取出种子放置在15-20℃环境中8小时进行变温处理,待种子萌发后播种,待幼苗长出第一对真叶后移载至体积比为泥炭∶珍珠岩∶腐叶土∶红壤∶有机肥=1∶1∶1∶1∶1的栽培基质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本发明的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来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材料与方法:

1、净种、催芽:

2008年10月13日,采收的漾濞槭(Acer yangbiense)种子先阴干,搓揉除去种翅以及杂物后,纯净种子放入0.05%的高锰酸钾液中消毒10分钟,然后用80%的代森锌(Zineb)可湿性粉剂拌种。催芽采用4种处理:1)湿沙拌种后放置3-8℃环境;2)湿珍珠岩拌种后置5℃环境;3)湿珍珠岩拌种后置0℃环境;4)湿珍珠岩拌种后置-18℃环境。每月将种子取出2次,检查水分情况,根据情况适量加水拌匀后放置在15-20℃环境中8小时进行变温处理。

2、播种:

2009年2月10日发现上述第1)种方法处理有少数种子萌发后,及时进行播种;经过抽查得知该批种子饱满度为58%。播种基质为-生红壤(地表土以下)∶腐叶土(腐熟、筛制)=4∶1;Ph值6.8,呈弱酸性。将种子播在34×25×8cm塑料筐中,具体方法为:筛底垫一过滤层后填入播种基质,基质层高度离筐沿约1厘米,基质表面扒平后进行播种。每筐播300粒左右种子,种子撒完后,轻轻将种子压入播种基质中,然后盖0.5厘米厚的土;用细喷头浇透水,铺上塑料膜,用绳固定后在其上再盖两层75%遮光网。每2天检察一次水分情况以及种子是否萌发,一发现子叶出土要及时揭去覆盖的塑料膜以及遮光网。

3、发芽试验:

2月12日,从四种催芽处理后的种子中随机抽取100粒,进行发芽实验。

4、栽培基质试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47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