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墙体裂缝处理剂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94583.8 | 申请日: | 2009-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1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海刚 |
主分类号: | C04B26/00 | 分类号: | C04B26/00;C04B111/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3100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墙体 裂缝 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渗外加剂、粘接剂,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新老混凝土之间连接,混凝土、砖墙防裂及混凝土板面裂缝、砖墙裂缝处理的一种处理剂。
背景技术
在各种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施工中,为了保证混凝土之间的粘接强度,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常温下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气温超过30℃时不超过1小时,当超过规定时间后,两次浇筑的混凝土便不能很好的粘接而需要特殊处理,如水平方向按施工缝处理,垂直方向按断桩处理,不仅造成损失,而且耽误工期。
混凝土道路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材料、地基沉降、温度、应力、多吨位车辆碾压等因素导致出现裂缝、旋涡。对于普通市政道路,路面会随时间的推移破坏程度日益增加,导致行车困难。对于位于路崖边的混凝土道路,雨水通过裂缝渗入土基层导致土基层软化沉落、空心,进而出现更多的裂缝和旋涡导致路面沉陷破坏、坍塌而不能通行,甚至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对于损坏的市政道路,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对原路面进行清理后,在其上浇筑一层新的混凝土,但是新浇的混凝土不能与旧混凝土很好的粘接,导致新浇的混凝土层非常容易压坏。对于位于路崖边的混凝土道路,目前也有很多修补裂缝的材料,多数粘度较大,不能渗入细微裂缝中,也有少数粘度小,流动性较好,虽然能够渗进裂缝中将裂缝空隙填满,但是不能渗进原混凝土中,将裂开的混凝土重新连结起来,时间一长,还是会出现渗水现象。
对于做过防水的沙灰墙面而言,在墙面完好无裂缝之时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水作用,但是一旦建筑物受力发生变化导致墙面产生细微裂缝时,雨水也会沿裂缝渗入内部而无法防水。因墙面裂缝细微且不容易发现,要解决墙面细微裂缝引起的渗水问题,非常困难,墙面长期渗水不仅导致外墙瓷砖容易脱落发生安全问题,而且内部装修也因长期被水浸蚀影响使用。
四川汶川地震使很多建筑物产生了裂缝,如不进行修补,逐步会演化成危楼而不能使用,国家规定低于0.5mm的墙体裂缝将通过加固方式进行处理,但是断裂后的板面、墙体能否再次连接为一个整体关系到整幢建筑物的安全,目前还没有一种产品能够将断裂后的板面、墙体牢固地重新连接为一个整体。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新老混凝土之间连接为一体、能够渗入老混凝土、砖墙、沙灰墙及其裂缝中将裂开的旧混凝土、砖墙、沙灰墙连接为一个整体,能够掺入混凝土、沙灰中使用,使混凝土、沙灰层具有防裂、防水功能的一种混凝土、砖墙、沙灰墙裂缝处理剂。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混凝土、沙灰墙防裂及裂缝处理剂按重量份数计,其配比为:环己烯10-20份,丙烯酸酯20-35份,昆明建筑防水材料厂生产的IC型罩光面油25-40份,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12-22份,脂肪醇聚氧乙烯(15)醚6-15份。更优选的配比为:环己烯12-17份,丙烯酸酯25-30份,昆明建筑防水材料厂生产的IC型罩光面油30-35份,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15-18份,脂肪醇聚氧乙烯(15)醚7-12份。所述的丙烯酸酯为丙烯酸甲酯或丙烯酸丁酯。
生产方法:按比例将环己烯和丙烯酸酯混合,在常温、常压下搅拌6-8小时,再加入昆明建筑防水材料厂生产的IC型罩光面油、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脂肪醇聚氧乙烯(15)醚,在常温、常压下搅拌4-5小时,得到乳白色液体。
可以在上述配方中加入2-7份的二甘醇单丁醚,更优选地是加入3-6份的二甘醇单丁醚。
加入二甘醇单丁醚的生产方法为:按比例将环己烯和丙烯酸酯混合,在常温、常压下搅拌6-8小时,再加入昆明建筑防水材料厂生产的IC型罩光面油、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脂肪醇聚氧乙烯(15)醚、二甘醇单丁醚,在常温、常压下搅拌4-5小时,得到乳白色液体。
本产品可现配现用,也可装桶后储存待用,有效期为二年。
采用上述配比和方法生产出来的产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海刚,未经赵海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45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橡胶防粘合剂
- 下一篇:以升流式接触氧化池为主的医疗废水净化回收处理系统